222. 是非对错-《青玄问天》


    第(2/3)页

    时隔一年,统万城再次被攻破。

    从知晓赫连昌逃走的那一刻起,魏军破城已是定局,时候早晚而已。司马问之来到此处,不是要助拓跋焘破城,是来寻找拓跋龙阳。

    缺口渐渐扩大,守军一败涂地,城外魏军蜂拥而入。

    场面虽有些混乱,但也有好处。大部魏军入城后,拓跋龙阳乘坐的车马没有跟着进去,显露出来。

    “怎么样了?”疾行到达车驾旁,司马问之跃身上去,开口询问。

    “侥幸捡回一条性命。”拓跋龙阳不再隐瞒,如实告知。

    “可有收获?”司马问之心中有些猜测,跟着确认。

    “可免一死。”拓跋龙阳没有犹豫和隐瞒,将拓跋焘承诺的事情告知。

    统万城破,夏军败了。

    魏始光四年六月,魏夏两国数万兵马混战于夏国都城外数里处。夏军后路被断,被灭杀万余人后,其余兵马由夏主赫连昌带领,向西南方突围。

    统万城城经过数次拉锯后,终被攻破。赫连氏几代累积的财富,一朝被拓跋氏掳掠殆尽。

    魏夏之战,既是两个氏族百余年恩怨的碰撞,又是两方势力开疆拓土道路上不可避免的交锋。

    没有是非,也没有对错。

    有的只是弱肉强食,成王败寇。

    治军之道在于治人,治人之道,在于明法有度,在于赏罚分明。

    大战过后,统万城内财富虽然尽数归于魏国,但拓跋焘严令私分,大多根据功劳分发下去。

    司马问之也有奖赏。

    城中局势渐渐稳定后,常山王拓跋素亲自向魏王进言,为他请功。拓跋焘采纳谏言,认他在诸多掳掠中选取需要的物品。

    但是司马问之本人对此事多有厌恶,有意拒绝。

    之前答应随军前来的时候,他曾有言在先,不参与劫掠。这些话语言犹在耳,不想这么快食言。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