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章 告诫-《少爷,我只是个妞》


    第(2/3)页

    宴后回到自个家中,赵文林将自己今日交到朋友的事情跟父母亲提了提。赵大老爷赵启睿听说对方是个学医的孩子,又问清楚正是外甥院子里的那个,便有些不以为然。

    “那孩子再好,你只跟寻常一般对待就好,毕竟不是真正的读书人,于你学识进益上无甚益处,不若多多跟你表哥亲近。只是也不可疏远了人家,毕竟是方大夫的徒侄,世事难料,没准哪一天咱们家就得求到别人头上去。这个度你要把握好,只不过不管如何,都要以礼待人,切不可妄自菲薄,狂妄自大。”赵家也不是看不起医者,跟他家交好的太医和坊间的大夫也有几人,赵老爷不过是怕孩子心性未定对学医突然提起了兴趣而耽误了学习。自己的儿子什么性子自己知道,多是三天两头脑热对某件事情感兴趣没几天就又放手了的,若他将这份精力全都放在了读书上,何愁现在还是个白身?

    这孩子不是不聪明,实在是太聪明了,没用在正途上啊!

    赵启睿在心里暗暗叹了一口气。

    “孩儿知道了。”赵文林恭谨地垂手而立,心里却颇不以为意。

    “要不,让林儿到文山书院去求学?跟贤哥儿在一块也好互相督促。”周氏笑吟吟地扯开了话题。

    赵文林吓了一跳。他在白鹿书院待得好好的,为什么要转学?而且还得在表哥的眼皮底下?想想白鹿书院山脚下逢休沐日就有市集,可比那清清冷冷的文山书院有趣多了!

    刚想出声反对,可是看看老爹的表情,知道自己只要一开口,老爹肯定是跟他对着来的,便又闭上嘴巴,装作一脸无所谓的样子。

    赵启睿果然抬头看了看儿子,沉吟了一会,道:“不妥。白鹿书院的先生也是好的,若说京城四家书院哪家更好,各家各有说法,也没有个统一的定论。虽说今科文山书院出的举子是比其他三家书院的都多,也不过是多了那么几名,大体上差不离。而且,孩子在白鹿书院好好的念了两年,先生尽力,学子们也没有太差的,可见白鹿的学风不错。现如今突然转学,你教白鹿的先生们怎么看待咱们家?”而且,白鹿书院的山长还是已致仕的文阁老的长子,文家世代书香,家风最是清正,自己脑子被驴踢了才会想要给文家没脸。且贤哥儿的祖母,林府老太太正是京城文家未出五服的老姑奶奶,当初是因为亲家老爷林尚书的建议才让贤哥儿去了文山出院,依林老太太的意思,是想叫孙子进白鹿书院的。

    于是,转学的事就此作罢,赵文林暗暗松了一口气。

    不是他嫌弃文山书院不好,而是到文山书院就学的学子身世很不一般,不是勋贵就是父辈祖辈身居高位的官宦子弟,侯府伯府的公子一抓一把,就连几座将军府的儿子也有好几个,据说还有不知谁人外室养的有出息的孩子,不管香的臭的全都一股脑的往里面塞,只要束脩给足就行。只是不知怎么的,那些在家里几乎是横着行的公子少爷们进了文山书院却是乖得象被拔了牙的老虎,就算有闹腾的,也只一两次,必定叫他们心服口服!可见,书院内必有镇山之宝!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