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章 国难财?-《大富贵人生》
第(2/3)页
连路边杂耍卖药……很多曾经几乎消失的营生,在下岗的浪潮中,也陆续的重新出现了!
活着,是的,现在只想活着,脸面什么的不重要了。
能踏出去找事做,只少一家人饿不死,过不了心里那道关的,多半会生不如死。不过也是难为他们了!
下岗失业职工大多是40、50岁左右人员,受教育程度低、技术单一、学习速度慢,他们所拥有的技能随着技术进步、产品升级换代越来越难以适应社会化大生产的需求。
这还不算完,正是下岗潮的时候,也是同时大量廉价外省农民工入城抢饭碗的时候,简直就是双重打击。
虽然国家出台了不少促进下岗失业职工再就业政策,但收效并不明显。绝大多数下岗失业职工只能找到清洁工、打杂工等月收入一二百的工种(1992年),少部分找不到工作的,只能靠政府每月发放的低保款艰难度日。
有些实在是拉不下脸找工作,或者打不到工作,家里困难大的。长期靠偷吃鸡饲料充饥而病到,这种例子也不是没有。那真叫一个不是人过的生活!
当然,也不是所有工人都下岗了,也不是所有下岗的人之前没有存有积蓄。
而且,这年月从80年代开始就陆续有年轻人,去外面开始打工了。纯良的品质也保证了,这些年轻人大部分都会把打工的工资,大部分的汇回老家给父母。
另外,公务员们可是不受下岗潮影响的,甚至,这时候还在每年加工资。而且有些女人和大部分上学的孩子们的生活刚需,也是无论如何省不了的。
而这些条件还可以的人,以及刚需正好是贺子龙父母开的服装店,以及其它店面的客源所在。
-
茶林县的变化,贺子龙也有看在眼里。
不过,马上还有几天,就要去上海魔都市的他。却让一个报纸上面的新闻,看愣了!
这年月每个学校都有阅读室,老师们都有订报纸的习惯。一些教室里更有日常更新的报纸挂在那里,比如说现在贺子龙手上,从同学手里抢过来的一份中国商报。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