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王康依旧是眼观鼻鼻观心地站在原处,仿佛根本没听到闻冠宇说了什么,也没有看到李洋的目光一般。 其实他心里很清楚,今个儿只怕梁家和元国公府都躲不过了。 这个时候,他不止一次地庆幸自己之前不图名声的将元国公府推到前头来。 当时他就在防着这么一日,私造假银,在朱启国是要祸及全族的,那个时候梁家以为自己有太子当靠山别高枕无忧,可他们都不想一想,若是真出了事,皇上会杀了太子么? 就在众人心思各异的时候,欧阳灏轩缓缓开口道:“闻大人所说的事,本王的确一直在查,当年洪水过后,江阳城的百姓所用的银两都是官府赈灾所集,所以他们自己并没有在意,但是后来有学子带着银两上京赶考,结果被人告知银两是假的,于是那位书生便察觉此事不妥,状告到了顺天府。” 皇上皱起眉头,想了想说道:“两年前,梁宗恰好由太子举荐,成为顺天府尹。” “父皇,儿臣根本不知情啊!”太子听到皇上提到自己,连忙跪在地上,小心翼翼地开口道:“当年儿臣真的是因为梁宗有几分本事才举荐的,还请父皇明鉴!” “朕现在没问你,你闭嘴!”皇上狠狠地瞪了太子一眼,转头对欧阳灏轩说道:“老七,你继续说。” “是,当时梁宗以诬告朝廷命官的罪名将那书生打入死牢,那书生心有不甘,写了一封血书托一位狱吏带了出来。”欧阳灏轩顿了顿,还是叹了口气,似乎颇为可惜地说道:“那狱吏倒是也有几分良知,知道此事关系重大,便将血书送到本王这里来,却被人追杀,最终重伤身亡,而那书生在狱中自杀了。” “老七,你究竟查到了什么,现在全都说出来。”皇上的目光扫过太子和元国公,沉声道:“朕倒是要看看,在朕的眼皮子底下,这些人究竟胆大妄为到什么程度!” “元国公,你说闻大人是污蔑你,那么元国公府在城郊建的寿和堂可是真?里面的金佛足有三人之高,如果单凭元国公的俸禄,需要多久才能建好呢?”欧阳灏轩嘴角一扬,眸光凛冽的看向李洋,随后缓缓地开口问道。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