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章 一柱-《困龙道》


    第(2/3)页

    起!狂暴真气开始扭转,紧接着易柳两人的身子也腾空而起。

    云里雾里,两人脸色凝重,真气控制虽然可以随心所欲,但是两人真气流转必须要同步,同质同量!

    一心,有时尚不能凝聚,而现在要求的是易柳两人要两心合一,扭转成轴。心为轴本,乾坤成线,分占西南西北,西为死位,死中求生,这正是乾坤意象大挪移的真意目的所在。

    易、柳两人分别在乾坤两位布气,为的就是堵住八卦死眼角。死位乃生之克,西方位死气太浓,生气不生,生气便不能从此位逸,易、柳两人只需堵住乾坤这两个生、死位衔接的角便可以,并且以此为轴,扭转生死位。

    如此一来,两人占死位,以人之力量为核动力推动阵法的运行,听起来并不难,两人均具有起死回生的真气,但是难就难在两人的真气均要贯穿八卦八位。这样,彼此的真气就会出现渗透现象。

    真气乃先天之气,最为讲究就是纯。渗透,换个法来说可以说是对真气的自杀性毁灭,稍有不慎,真气法爆便会伤及本体。

    “通!”“乾坤绝医”柳清的真气乃白色的水行真气,乃天地间的五纯真气之一。

    “乾坤通子”易水寒的真气也是水行真气,但是却是趋寒的阴之气。其纯度是比不上柳清的水行天医之气的。所以渗透导头也只能是“乾坤绝医”柳清的水行天医真气。

    天医真气为补,至纯之能不易被其他真气攻破。“乾坤绝医”柳清的天医之气能够顺利进入“乾坤通子”易水寒水寒之气,但是后者就不那么轻易能容得下了。

    真气的进入,“乾坤通子”易水寒顿感压力大增,真气流转,以身体为中转站。两股强大的真气流均要从“乾坤通子”易水寒脉道流过,方能畅通。

    一条五线高路跑四辆车可以非常畅通,但是如果还要跑十辆摩托车就会显得拥挤。可能够空间,但是真正运行起来就会艰难,对各驾驶员的技术考验很大。“乾坤通子”易水寒现在面临的就是这种情况,本来之能流五线的真气脉道,现在却要腾出十道天医之气的通道,虽然天医之气的穿行能力如摩托车一般,很强。但是*作上的稍微失误就会让车碰到路弦。

    两种真气在“乾坤通子”易水寒脉道通过,而且是并排通过。“乾坤通子”易水寒只感觉自己丹田之处如火烧一般,豆大的汗珠从他银白眉毛上滴落。可想而知,他正忍受着多大的痛楚,进入身通境界的武者早已不避寒暑,外界的温差等的变化根本影响不了武者本身。出汗这种事情,就是把“乾坤通子”易水寒丢到火山口,恐怕也不会出现。

    奔涌的真气,“扭!”忍着剧痛“乾坤通子”易水寒待体内真气聚集到忍受极限,突然将全部真气一股脑的出,乾坤两个方位顿时出现柱状真气条。

    二柱擎天!

    寒气凝聚,在当世两大高手的绝强真气的催动下,整个湖面的寒气开始出现戏剧性的凝聚。

    凝聚布层,在湖面形成了一个寒气面。平整光滑。

    “成!”“乾坤绝医”柳清一道白色真气吐出,直奔湖心阵轴对心。那是整个阵法的核心,生死交接的心。又称四方八位心。

    成拱,扯,整个湖面的寒气此刻展布得比镜子还平。阵法核心堵上,乾坤镜终于形成。

    “起!”随着两人的同时暴喝,真气柱立体冲出,靠向寒气,形成的乾坤镜。

    “接!”易、柳两人同时双掌推出,排山倒海的力道向两道真气柱涌去。真气柱好像被人拿着一般,被按进了寒气形成的乾坤镜中,恰似镜子的两个边框。或者说更似于展开的画的两个轴。

    真气柱入镜,寒气形成的镜面产生了波动,究竟不是一样的真气。易、柳两人早料到会出现这种情况,手掌连番,又是数道真气出,灌入寒气镜中。真气灌入,镜面变得更为坚固了。

    两条不同的真气柱带来的能量波动的影响,减少了许多,但是镜面仍然是在轻微的波动,就好比平静的湖面被投入了石子一般,一波一波的,总算是不会扯破整个画面。

    “扭”手影狂结,这一步*作已经只能“乾坤通子”易水寒一人*作了。

    易学之理,讲究的是天地之悟,相较这一方面,我们的柳清同学还是自愧不如易水寒同学的。所以最后乾坤意象显形的工作只能交给易同学了。

    “显”无数真气从“乾坤通子”易水寒的双掌出,已经看不清他的双手是怎样运作的,甚至连手影都看不到,这是什么度?真气如剑,可是投入镜面就如那什么牛到了海里,不见踪影。镜面开始涌动,似乎有什么东西要从里面奔出一般。

    “轰隆,咔咔…”似乎有什么要被冲破一般。

    “不好,立体成形,老柳真气护卫”“乾坤通子”易水寒脸上紧张之色,显而易见。他没想到会出现意象立体成形现象。

    这是什么怪现象?这种立体显形,可只是自然无极时才会出现的。难道?“乾坤通子”易水寒一边双掌飞舞,脑中却不断冒出疑问。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