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兄长!你观五公子刘淮如何?”王仲问道。 “绝代名将也,堪比卫霍!”王文干丝毫不吝啬赞美之词!在东瀛绝地反击战绩或许不显,但是奇袭大都强攻坚城,奔袭汪古策马攀城的战绩让人惊艳! “此其统兵之能,兄长可知其在东瀛,覆雨翻云,借藩镇之力灭除幕府,一统东瀛后,又快刀斩乱麻除藩镇之权,不足半年就麾兵三十万,雄据一方!”王仲说道。 “愿闻其详!”王文干惊异非常。 随后,王仲将其在东瀛的经历一五一十的讲述给王文干。 “真一代枭雄也!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听完东瀛之事后,王文干感慨道,追随刘复亨多年,可以说看着刘淮成长,但他对刘淮的了解还停留在声色犬马的贵公子之上。 “兄长可知,其用人之法,不拘一格,喜放权于下,只问结果,不究过程,任其发挥!”对王文干相当有了解的王仲随即相当有针对性的替刘淮说好话。 “哦?”王文干大为惊讶,武将出身的他,改做文官之后,雷厉风行,喜欢独断事务,最为不喜上司指手画脚,干涉其处理政务。如果主上适当放权,将是一件非常愉快的事情! “克大都后,兄长行中书省,总判中书大小事务,面面俱到,仲敬佩之极,回去后必定禀报五公子,推荐兄长为中书令一职!”王仲见时机成熟,立刻抛出实质性的诱饵。 中书令是帮助帝王处理政务的官员,统令中书省,中书省是属于最高决策机构,掌握行政大权,还负责草拟和颁发皇帝的诏令,责任重大。忽必烈的时候以中书省总领百官,与枢密院、御史台分掌政、军、监察三权,中书省的权势尤为重要。 王文干惊喜异常,中书令的高位,他本不敢奢求,这个职位可比宰相,而且还更有实权!虽然王文干是刘复亨的心腹,但是最高只当过东平路总管的他,不过是个从四品的官员,这样的品阶在大都多如牛毛,即使刘复亨上位后,王文干估计自己能当个六部的辅官就相当不错了,但是如果有刘淮的推荐就大不一样了!王文干没什么野心,他只想恢复王家昔日的荣光,正二品的中书令,就让他非常满意。 看着表情一如既往猥琐的王仲,王文干缓缓的点头,他忽然想到眼前的王仲也是王家的一脉,同样留着王家的血液,他辅佐刘复亨,王仲辅佐刘淮,这样王家就将成为这个新兴王朝的显贵! 看到王文干点头,王仲欣喜若狂,连夜赶回刘淮的府邸,向刘淮汇报此事。 翌日,刘淮带着王仲拜访了姚枢、张弘略,分别在其府上秘议了数个时辰。是夜,刘淮大宴军中将领。 当夜,刘渊泰山伏击的战报传入中书省,王文干不动声色的将其留中不报,而后又将其置于案底。 第三日,大明殿议事,姚枢上劝进表,同时刘淮带着文武百官就在大殿之上齐声劝进。 刘复亨读了姚枢所呈的劝进表,又看到跪满一殿的文武百官,刘复亨激动得几乎不能自持,握住劝进表的手都在微微发抖,用好大气力才克制住,刘复亨激动拿起劝进表看一阵又放下,放下又拿起,周而复始,反反复复,不知多少次!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