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地位显赫的工匠-《征服者之占据东瀛当反贼》


    第(2/3)页

    镇国上将军府

    原本刘淮并不看好布伯,因为刘淮认为制造者远比使用者要重要的多,他单纯的以为,布伯不过是个“炮手”而已,所以他将布伯排在了阿老瓦丁之后!

    刚走入镇国上将军府,就刘淮震惊了,进入府内,仿佛是进入了武库一般,到处都是各式各样的兵器。看着年轻的布伯,刘淮多了几分欣赏之意,比起已经开始迟墓的阿老瓦丁,布伯身上多了几分朝气。镇国上将军府的庭院中乱七八糟的堆放着一些器物,而一个金属筒状的物体赫然在其中异常显眼,刘淮看到了顿时激动不已,指着金属筒状物对布伯说道:“此物是你所造?”

    “回太子殿下,这是宋人守城的器具,称为火铳,城破后被蒙古人所获,在下看其奇特,故拿回府中研究一二,现在已有小有心得。”布伯回答道。

    宋代是兵器大改革的重要时期,北宋就面临着辽、金、西夏等游牧民族的崛起,这些少数民族政权势力扩张,不断侵扰内地。他们的军队以骑兵为主,兵士剽悍骁勇,骑术非凡,以步军为主的宋兵无法抵挡。由此,旧有的作战方式及兵器装备都急待改进,宋朝政府不得不加强军备建设,改进旧有的作战方式及兵器装备,宋代军事工业相当庞大且完备,军器制造部门有专门的机构来研究制造各种炸药和火器,为了鼓励研制兵器者,宋朝政府规定给予兵器发明者、创造者以奖励和支持,所以时常有人把自己新创制的兵器献给朝廷。

    此时的南宋虽然腐败无能,但是这一系列鼓励政策延续了下来,火铳是在南宋长期使用的各种火枪的基础上,随着火药性能的提高而逐步发展起来的,以火药发射石弹、铅弹和铁弹。管形火器得到发展。火枪,从最初的竹管改用金属制作,起初是用铜铸造,后来又改用生铁铸造。这时金属管形火器不仅装填火药,而且还装有球形铁弹丸或石球,从而开创了在金属管形火器中装填弹丸的先例。

    “此物射程几何?”刘淮急切的询问。

    “仅百二十步!”布伯老实的回答,脸上充满遗憾的神色。

    闻言,刘淮同样一脸失望,他知道,这时候火器的发展已经逐渐成熟,但火器的杀伤威力大小主要在于火药配方的及火药性能发挥的多少,其次才是发射机制的改进和完善。宋代火药尽管已有相当的发展,但其处方还没有严格的定量比例,原料成分复杂,纯度不够,因而仍不能有效地发挥火药的全部性能。

    “威力如何?”虽然对射程失望,刘淮还是继续问道。

    布伯顿时露出兴奋的神色,他回复刘淮道:“若是铁石,威力一般,但是如用铁礶填充震天雷则威力无比!炮起火发,其声如雷,闻百里外,火点著甲铁皆透,震城土皆崩,烟气涨天外!”

    刘淮惊异,眼前的这个疯狂家伙居然在原始的金属火筒装震天雷,这样的做法机其危险,很容易炸膛,操作火炮的人和火炮攻击的目标一样危险!

    “震天雷易爆,须多加谨慎!”刘淮说道。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