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陛下,此时攻伐史家非是良机也!”此时有大臣提出不同意见。 刘复亨视之,正是中书左丞张文谦。 中书令王文干顿时大为不爽,这个张文谦是新附的汉臣之一,为人刚明简重,凡所陈于上前,莫非尧、舜仁义之道,是标准的儒臣,在王文干看来,太过这些迂腐的汉儒太过于死板,不懂的变通之道,因此王文干对于他麾下这个不怎么“听话”的下属很是感冒! “爱卿何出此言?”刘复亨问道。 “陛下,当今天下群雄并起,史家麾兵二十万,雄据中原,此四战之地也,早晚必有所争,如今陛下若是伐之,二强相争,必有所伤,恐怕为其它势力所乘!”张文谦进言。 “不然,史家如今势力已经相当庞大,若是任其发展,恐怕才是心腹大患,史格麾下兵马和董文炳所部回归之后,兵力更达三十万之巨,如此强敌,当先下手为强灭之!”中书令王文干反驳道。 “臣以为当先发制人!” “臣附议!” “陛下不可,史家太强,当徐徐图之!” …… 朝堂之上顿时陷入了争论之中。 此时刘淮虽然渴望出战,但是也隐隐觉得攻史家不是什么好事,胜算不大,所以索性就一言不发。 群臣的争论让刘复亨头都大了,眼见尚书令姚枢在旁不语,一副悠哉悠哉的样子,顿时出言问道:“姚爱卿以为如何?” 纷乱的争论声音立刻消失了,此时文武百官的注意都集中到了姚枢身上。 万众瞩目! 姚枢很是享受这种感觉,现在的他身居高位,手握大权,在这之前的忽必烈时代是不可想象的,蒙古人只有在需要的时候才问讯他,虽然他的计策可以影响蒙古人,但不像现在这般爽快!他可以直接左右国策!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