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鲜卑人口中的魔鬼,正是赵兴一直担心的大瘟疫!原本他估计在去年就会出现瘟疫爆发的状况,并且为此做了一些准备,结果预料中的局面并没有出现,反倒让众人觉得一向料事如神的将军,也有说话不准的时候,就像那个喊着“狼来了”的小孩。 然而这一次,魁头使用了一种近乎自杀的嫁祸方法,不惜牺牲几个部落的人口,也要将病菌带到汉人的领地,狼只怕真的要来了! 让我们再次以非常沉重的心情,认真审视和反思历史上这场华夏民族遭受的浩劫吧。 早在东汉之前,历代王朝都曾有关于瘟疫发生的记载。就算时间到了二十世纪中叶,太祖也曾写下过《送瘟神》这样的诗篇,可见瘟疫之祸的根深蒂固。由于华夏河山地处北温带和亚热带,是一个典型的季风多发国家,地处太平洋和欧亚大陆交接处,冬夏气温冷暖不均,气温变化很大,这种特殊的自然环境非常容易引发各种流行疾病的发生和蔓延。 从几千年来古人留下的文献中,我们发现瘟疫仅仅是一个笼统的称呼,具体说来,实际上包括了天花、鼠疫、白喉、猩红热、霍乱、斑疹伤寒、伤寒、肺病、麻疯、疟疾、吸血虫病等多种具体疫病。 当时的人们,因为对于传染细菌没有认识,因此他们往往对瘟疫的具体类型分辨不清。根据古人的解释,所谓疫,就是指“民皆疾也 ”。意思是说,凡是能传染散播的病症都通称为“疫”。至于“瘟”,则是指烈性传染病,可以在禽畜动物与人之间相互感染。基于此,古时候,国人把传染病、流行病通称为“瘟疫”。 据历代文献记载,自公元前7世纪至公元20世纪,发生在中国的较大规模瘟疫竟达七百多次。到了汉代的时候,由于长期战乱以及各种自然灾害频发,终于导致疫病的大规模流行。即使在西汉王朝“文景之治”的繁盛时期,也出现过“民大役死,棺贵”的悲惨景象。 从几个鲜卑部落族长向魁头报告的情况来看,这次的“魔鬼”属于那种可以在人畜之间交叉传染的烈性瘟病,一旦应对不当,大汉的北方只怕又要死亡数百上千万的人口。 想当年,匈奴人占据着大汉王朝的北部,这个恶邻便经常将染上病毒的马匹和牛羊尸体故意施放给汉军,待汉军染病后,其排泄物又通过老鼠及家畜向内地反复传播。武帝时期,年轻气盛、风华正茂的少年将军霍去病,就是因为在远征匈奴人的途中不幸感染疫病,结果英年早逝,空留许多嗟叹。 以霍去病当时的年纪和身处骠骑将军高位所享受的待遇,一般的感冒发烧绝对不会夺去他的生命,那么结论只有一个,那就是霍去病是被匈奴人的阴谋害死的。匈奴人打不过他,发现他比大将军卫青还要危险可怕,所以便故技重施,结果再次得手。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