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章 西畴笔耕-《收藏纪元》
第(2/3)页
不过他挺喜欢大脑袋那义道的劲儿,举手之劳能帮一把也就没推辞。
要真不成,他身后可是有大神存在的。
黄大脑袋就等着这话,常闲刚撂电话,彩信照片就发了过来。
开始两张就让常闲打起了精神。
李东飞在旁边本来漫不经心的吃瓜,这一下也把脑袋凑了过来,他也是半吊子玩家,见着宋刻,就如同坐了十年牢的光棍见着美女,哪有不动心的。
两人对视,有一眼!
先发过来的是首页和尾页,让两人霎时打起精神的是书页上盖着两枚印章。
第一枚,是首页钤盖的“京城市人民图书馆收藏图书”。
第二枚,是尾页钤盖一枚“京城图书馆注销章”。
这两枚印章就有故事了。
只要是搞书画的,玩古玩的,没人不知道《中国古代书画图目》在古代书画领域的权威地位,其中的《中国古籍善本书目》便是古籍善本领域分量最重的一套丛书。
全目按照经、史、子、集、丛五部分类,收录近八百个单位所藏的古籍善本十几万部,是中国目前所有的、大型的、全国性的古籍善本联合目录。
1975年10月,总.理在病重期间指示“要尽快把全国善本书总目编出来”,但直到洪流临近结束,才有条件着手准备。
1980年5月,《书目》编辑委员会在京城成立,77岁的原上海图书馆馆长顾廷龙先生担任主编。
当时调阅了很多民间藏家收藏的善本和特殊时期查抄之物,借调时盖上收藏印,《书目》诞生之后,即将调阅的善本返还,返还时盖上注销印。
假如是真的,这本就是当年从民间借调,而后返还之物。
再看几页照片,这本刻本正如大脑袋所说,完全符合宋刻的一切特征。
这本书名为《西畴笔耕》,书卷一卷端下题着“权吏部侍郎知宣州葛立方撰”。
卷尾则写着,隆兴二年真德秀泉州刻本,七卷终。
葛立方是南宋绍兴八年进士,隆兴二年卒。著作等身,常闲读过他的《韵语阳秋》,由此可知,这应该是葛立方自己委托真德秀书铺的家刻,全书共刻了七卷。
规格是如今流传最多的每半页九到十二行,每行十八到二十二字的中字本。
字体近柳,棱角峭励,细竹纸印造,墨色匀净,的确一派十足的闽刻风韵福建省泉州的刻本。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