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丁鱼看了看,就让她之后都做小碎花的。 丁鱼一边找布料,一边找人手。 她们住的这一片人员少,工厂离得也远,安静是安静了,可人手却成了大问题。 后来丁鱼想了下就去纺织厂那边蹲守。只要一下课她就去那边逛,没辜负她这番苦心,很快丁鱼就盯上了一些没工作的在家带孩子的老太太。 这些老太太别看如今在家带孩子,可她们那个年代的人哪个不会做衣服。更何况还是在纺织厂上班,不管是手艺还是关系都不缺。 而如今还不能正大光明的做生意,丁鱼在问过了几家都有缝纫机后就把自己要做的衣服样式拿给她们,让她们比着做,一件衣服做出来卖给她给多少钱。 这样一来,她不光人手解决了,连做衣服的料子问题都解决了。不过,相比起自己进料子和找人手做却是少赚了一点。但经过她细算,也就少赚那么一点,比她找人拿货还是要合适的。毕竟,这个时候什么最便宜——人工劳动最便宜。 那些老太太把工作让给了子女,下来在家带孩子,没有了收入。如今就是丁鱼给她们一个赚钱的机会。她们家人如今都在厂子里干活,拿料子比任何人都有门路。 卖料子,加上手工费,相当一部分收入了,所以,只要是丁鱼找上门的就没有不答应的。 甚至家里人白天上班,晚上回来还跟着一起做。所以,丁鱼很快就收到了做出来的很多货。 丁鱼也没有让她们停,时不时还会给她们送去新的香江那边的样式,只要她们做出来,丁鱼检查了没问题她就收。 而她之前找到的房子她倒是成了摆设,幸好丁鱼只租了半年,倒是没花多少钱。而进的两台缝纫机如今已经成了二妮不可或缺的工具。 她没有课的时候就往家跑,相比起丁鱼只能趁着时机赚一波资金,二妮更喜欢自己研究,然后做出自己更喜欢,也更适合她的衣服来。 丁鱼也不管她,反正做出来不合适她也能拿去卖。 就在丁鱼这样大批量攒衣服,加上每天上课的时候,时间悄悄的走过。 那位伟大的老人在南海边‘画下一个圈’,成立的经济特区引来的全国人民的视线。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