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最最关键的是,他所做的事。都遵循着一个至理,小势可改,大势不可改! 在不影响西游之行的前题下,他这些小动作,并没有什么问题。 元始、女娲,齐齐看了接引和准提。 因为,刚刚通知的作为。其实是在逼着他们做出一个选择 天无两日。 可是之前那一日,早就已经加入了接引和准提的西方教之中。成为了乌巢禅师! “咦?” 而就在这个时候,苏均脑中,直接被打入了一个声音。 “天无二日!” 苏均整个人都傻了,因为这代表着他面对着两个大问题。 一是,他已经被大人物关注到了。 二是,他可能要对上乌巢禅了。 没错,这天无二日,瞬间让苏均明白了。自己干了一件蠢事! 而他为何会想到是乌巢禅? 那是因为原著之中的乌巢禅师有六点奇怪之处: 第一奇怪之处,是这禅师修行在浮屠山,山很漂亮,可他既不住庙观,也不居洞府,却只在一个柴草窝里容身,这也就是所谓的“乌巢”——乌巢禅师估计也就是这样得名的。 第二奇怪之处,是这禅师没见过三藏却认得三藏,但却明确表示不认识大名鼎鼎的孙悟空,原因竟是:“因少识耳。”这太矛盾了,不合逻辑。 第三奇怪之处,是这禅师和猪八戒竟是相识。据八戒的交代,此禅师有些道行,也曾劝过八戒和他修行,只是八戒懒怠没有去——此人竟想收八戒为徒。 第四奇怪之处,是这禅师传授了三藏一卷《心经》(原为《波罗蜜多心经》,念做《波罗蜜多-心经》。佛教领书多叫《心经》,此经被三藏传之后世,成了“修真之总经,作佛之会门”。可见此人绝不是一般禅师。 第五奇怪之处,是这禅师还念了一篇偈子,竟能预言西去路上的一些情节,而且《西游记》的故事基本上是按照这样一个粗略的框架来上演的,但却少了很多情节——这是为什么? (本章完)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