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章-《被将军掳走之后》


    第(2/3)页

    天子还是个半大孩子,即便他有意说了许多百姓受苦、被强拉上战场充当肉盾的事情,天子也没有在意,只沉浸在胜利的喜悦之中。

    元里话音一转,又开始说起幽州这些年来的改变,最后行了一礼,含笑道:“幽州如此的模样已大变,若是陛下能来幽州,必会让臣等欣喜不已。”

    天子很喜欢这个元刺史,但听完元里这话,他面上却流露出了犹疑,“这……”

    “陛下可是已有心仪之地?”元里道,“若是陛下有了想去之地,臣自然不会阻拦。只是臣心中实在忧心此地是否安稳,若是陛下愿意,可否将此地偷偷告知于臣?臣发誓,绝不同他人说上半句。”

    天子被他说得心动,朝左右看了看,悄悄朝元里勾勾手指,做贼心虚一般,“元刺史,你过来些。”

    元里快步走上前,还配合地弯下身子听天子的“悄悄话”。

    天子压低声音道:“我想去陈王的属地。”

    元里面色不变地问道:“为何?”

    “陈王说扬州之地很是富庶,”天子的语气满是憧憬,又遗憾地道,“元刺史,并非朕不喜欢你和两位皇叔,只是豫州、益州都没扬州富庶……幽州更是偏僻荒凉……”

    听到这个原因,元里面上的笑容一滞,随后缓缓收敛起来。

    天子的声音也越来越低,颇有几分不安地道:“元刺史,朕是否说错话了?”

    因为扬州富贵,所以天子选择了扬州。

    这个理由放在天子身上实属可笑了一些。

    理智上元里清楚,身为一个十五岁的少年,想要去更为富足的南方生活没有什么错,喜欢繁华也没什么错。但情感上,元里却觉得有些讽刺。

    他对天子的失望已经降到了谷底。

    元里又挂起了笑,眼里没什么笑意,“陛下并未说错什么话,扬州确实是个繁华之地。”

    天子连连点头,欣喜,“元刺史也觉得朕没有选错吧?”

    元里扯唇,颔首。

    他现在已经无所谓天子去何处了,元里和天子又说了几句话后便告辞退下。

    天子对他还有些不舍,“在洛阳这几日,元刺史可多来找朕说说话。”

    元里应下,彻底走出了大殿。

    大殿外,只剩下杨忠发、吕鹤等人还在等着他。

    元里一步步朝他们走去,目光扫视了这洛阳皇宫一圈。

    富丽堂皇。

    当真富丽堂皇,气势恢宏。

    昏黄余晖一洒,宛如闪闪发光的金子。

    就是这样的金光,却硬生生养出了多少个蛀虫,滋养了多少人的野心。

    元里眼中的夕阳跳跃着,燃烧着,最终沉于阴影。他走到杨忠发等人面前,淡淡道:“走吧。”

    路上,吕鹤试探地问了问元里同天子说了什么,天子是否要迁于幽州了。元里都未作答,三言两语地敷衍了过去。

    等出了宫门,就见不少在河内郡等待的诸侯已经赶了过来,见到元里和吕鹤后便热情地下马走过来,不断恭贺他们打了胜仗。

    元里明知故问地道:“诸位怎么都赶来洛阳了?”

    几个诸侯或多或少地露出了尴尬神色。过来分一杯羹这话是万万不能说出口的,这群人便一口一句“为天子着想”、“怕你们攻打李立不够,专门带兵赶来援助”。

    话说得能有多么大义就有多么大义,吕鹤讥讽地道:“这会儿说话这么好听,当初让你们筹集粮草时,你们可是大不愿意。”

    “吕刺史这话说得不对,这不是我们的粮草也并不多吗?”有人大笑道,“但最终也给你们支援了粮草,这你可无话可说了吧。”

    吕鹤冷哼一声,倒也说不出话了。

    这些诸侯还想要面圣,但得知天子累了后,只好遗憾地放下了进宫面见天子的想法,三三两两地散去。

    元里想要去看一看洛阳城,他还邀了吕鹤一起,“吕大人久居凉州,恐怕没来过洛阳。不如趁着这个机会,同我四处走走看看?”

    吕鹤心想也是,难得来了洛阳怎能不去看看?便欣然同他一起走了走。

    路上,吕鹤还同元里骂着其他诸侯,“这些人实乃沽名钓誉之辈,嘴里说得好听,实则什么都没做。看着他们赶过来分功劳的样子我心里头就生气,这李立和严讳可是元大人你同大将军还有我给杀死的,出力的都是幽州兵和凉州兵,关他们何事啊?!”

    元里叹了口气,劝道:“他们毕竟为我们筹集了粮草。”

    “呵,”吕鹤冷笑两声,不屑地道,“元大人,你当真以为这些粮草真是这些人辛辛苦苦给我们筹集的?”

    元里皱起眉,“什么意思?”

    “元大人,你有所不知,”吕鹤摇摇头,“那群人比你们早来了有半个月,先前在济阴郡时,他们不敢打李立,便一起吃吃喝喝玩乐。但他们带来的粮草可经不起这样的造作,所以平日里吃喝玩乐的粮草,都是强行征收周围郡县百姓的粮食。”

    元里猛地停住脚步,瞳孔一扩,不敢置信地道:“你说什么?!”

    吕鹤冷笑着道:“我想都不用想,就知道他们舍不得把自己的粮草给我们,我们打仗时候用的粮草一定是他们在河内郡强行征抢来的粮草。”

    元里只觉得呼吸粗重了起来。夕阳缓缓沉下,房屋投下阴影,罩起了元里整个人。

    冷意从头到脚袭来,元里声音低得吓人,“竟然是这样,竟然是这样……你之前为何不同我说?”

    吕鹤满不在乎地道:“这种小事何必多说?咱们有粮草可吃就行了,管他们是从何处征集来的粮食。元大人,你说是不是这个道理?”

    元里缓缓攥起拳头,没有说话。

    郑荣忍不住皱眉,“那被夺走粮食的百姓岂不是要活活饿死了?”

    “饿死便饿死吧,”吕鹤冷漠地道,“如今的世道,饿死的人还少吗?”

    郑荣无话可反驳,因为他知道吕鹤说的是对的。

    在幽州安稳的环境中待的久了,他都忘了幽州之外有多么乱了。

    太平盛世都有饿死的人,何况乱世之中呢?

    杨忠发走到元里身侧,担忧地道:“元大人?”

    元里还是没有说话。

    良久,他才自嘲着摇了摇头,往前走了一步。

    这些诸侯喊着为天下而起兵,却只是龟缩一角抢夺百姓活下去的粮食来吃喝玩乐。

    说他们是义军,可却像是白米众这般的起义军。

    不顾百姓生死,只顾自己醉生梦死。这就是现实,这就是受人追捧的诸侯。

    而他元里,要给这样的人当臣子吗?

    元里有些讥讽地想。

    他凭什么要给这些人当臣子?

    “一代名臣”,他到底要成为谁的臣子。

    洛阳城中听不到什么人声。

    满打满算,元里才离开洛阳不过四年而已。十八岁那年离开,二十二岁这年回来。可洛阳城中却变了一个大样。

    繁华的洛阳城变成了一座废城。

    残垣断壁,大路满是废墟和腐烂的尸体,空无一个活人。

    战火让这座古老的城池变得半死不活,入眼之中随处都有损坏焚烧的痕迹,腥臭弥漫,还有许多角落里正冒着火烧浓烟。

    短短四年而已,洛阳城凄惨的模样让众人震惊不已,甚至不敢置信。

    “这可是洛阳,是帝都,”郑荣看着入目的惨状,喃喃,“怎么变成了这个样子……”

    破败,残缺,如枯朽腐木。

    难以想象这是北周绵延三百年的国都。

    吕鹤也是又惊又怒,“我北周京师怎变成这般模样!”

    元里却很冷静,甚至有些不太正常的冷静。他一寸寸地从左看到右,将这些惨状全部纳入眼里。

    越看,他的神情越是冰冷,眼神更是晦暗。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