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房奉珠在心里盘算了起来,好像,那天阿耶和陛下来了之后,长安城的粮食就一路跑到了180文了。 然后到了180文没多久,那粮价就一节比一节低了,低到了现在的价格,粮食还特别充裕,长安城里也没有闹事的百姓了,一个个的还都说陛下圣明。 她万万没想到,自己的父亲和陛下会把这样重要的国事拿来问他,居然还真的用了,他看着也跟自己差不多大的样子,却可以给陛下和自己父亲指点朝廷国事! 这个方法也实在是厉害,环环相扣。 先是官府的米店涨价,然后其他的粮商看到了,肯定也跟着涨,但是会比大唐官府的粮价低几文钱,不至于被人说抬高米价。 然后这些粮商都觉得这是一石粮食可以卖得的最高价格了,远远超出他们心里的预期了,肯定疯狂卖粮。 有了疯狂卖粮的了,那些富户肯定就先疯狂买粮了。 小粮商都卖了,大粮商肯定坐不住了,又比小粮商的米便宜几文,小粮商又减几文,这时候,世家的粮食也流入到市场了,买粮的人少了,价格降了,剩下的全部被朝廷趁机低价收了,官府的粮价也降了,官府降了,其他人也只能一降再降。 如此一来,长安的粮食多,价格又便宜,就是这么回事了。 房奉珠自认读遍经史子集,但是也想不出这样的办法,每一步都算到了。 这个男人,就在万年县,竟然就把长安粮食的这场,从头到尾都完美的预测了。 厉害!真的厉害! “佩服,佩服,你厉害。” 房奉珠这下也不得心服口服了。 “客气,客气。” 秦寿难得被这丫头夸一次,反而有些谦虚起来,还不太习惯。 经过这段时间的相处,秦寿每次想让房奉珠做些什么,房奉珠就愣是跑到了孙明月那里去告状,还不肯做事。 两个人已经成了互相斗气,斗嘴皮子的欢喜冤家了。 “那你们现在这是在做什么,你还打着这算盘干嘛?” 房奉珠问道? “算账,他要给钱我们!” 房遗爱说道。 “什么钱?他为什么要给钱你们俩?” “就是我们帮他把粮食,卖出了180文钱的高价,一石180文钱,他可是屯了五十万石的呢。”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