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通大喜,他很清楚郑信这是有点生气了,因为库房中的燧发枪一半是罗勇府的库存,一半是芭提雅之战中缴获和修复的。 这其中最先进的八百支燧发枪,原本郑信是准备至少给莫子布装备四百杆的,因为这里面莫子布的功劳可不少。 但现在竟然让他去挑选精锐装备,就很能说明问题了。 不过,通还是有些年轻了,看着他急匆匆出去的背影和刚才压制不住微微有些翘起的嘴角,郑信不自觉的站起来缓缓走到窗前。 他的内心很是不安,这位历史上的暹罗大帝,还没做好从一个大臣向君主的心理转变。 他敏锐感觉到了通对莫子布的隐约敌意,但他只是因此感到很是不安,并没想好怎么处理两人的关系。 通是他流着鼻涕时就在一起的伙伴,还是养母堂妹的儿子,与他非常亲近,能力上又可以帮助郑信分担很多,特别是非军事方面的担子。 而莫子布,现在对于郑信也很重要,别提现在他的军队还未成型,就算是成型了,倚仗莫子布的时候也非常多,更别提,两人马上就要成为翁婿了。 当然,君王是不需要考虑这些的,因为有两个互相竞争的强力下属,正是君王最喜欢的情况。 而没有开始心理转变的郑信,则开始有点忧虑。 。。。。 军营门外,一票昔日跟郑信有过交集,现在又围绕在郑信身边的纳真们,欢呼着就去挑选丁壮。 他们作为跟郑信有一样经历和出生的低级军官,天然就会成为郑信未来的心腹。 刍知看着欢呼的纳真们,快步走到通面前问道:“兄长,我看不明白,我们为什么要与那莫子布不合? 他可不好惹,而且我看这人挺和善的,未必没有做朋友的机会。” 通淡淡一笑,指着远处刚刚还在感谢他,现在已经欢呼着到处拉人的纳真们问刍知: “你猜这些人中,有多少心里在想着取代我在主将面前的位置?” 刍知愣了一下,随后有些迟疑的回答道:“应该.不少吧。” “我敢说,他们当中大部分人都有这种心思。 至于他们现在为什么没有出来争抢,是因为只有我才能在主将面前,为纳真们争取到大量的好处。 暹罗,并不大,上国潮州人给了主将太多的帮助,主将也必须要依靠他们才能实现一步登天。 不然就靠我们现在的势力,不到一万士兵想驱逐缅人,那是在做梦。 所以等到进一步打出声望之后,还会有更多的潮州大人物前来投资。而他们,注定要分到至少一半的好处。 剩下的这些,才是我们这些近臣纳真们可以分享的。 而这个莫子布,现在就有了如此大的实力,我若不与他争抢,未来这暹罗国,我们还能得到多少? 我不争,现在指望我们的这些纳真近臣,就会推举出一个能为他们争取利益的出来。 别忘了,严格来说,我们兄弟并不是父系纳真,没有一个来自潮州的父祖,没有属于我们的华族姓氏。 如果我不能成为这些纳真的代言人,未来一个銮的爵位,就是我们的天花板了。”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