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崖山,位在崖门海西侧,距离广州二百三十里左右。 这个距离并不近,带上仪仗和护卫走的话,起码要差不多走三天。 但莫子布没有在广州停留多久,他把父亲莫天赐和二哥李献文留在广州镇守后,立刻就出发启程前往崖山。 之所以这么急,乃是因为莫子布最大的法理,其实是就来自这里。 现今天地会最响亮的一句口号,就是‘红旗飘飘,英雄尽招,海外天子,来复大明。’ 据说最先喊出这个口号的,乃是六十八年前的康熙四十八年(1709)于浙江大岚山起义的天地会党徒一念和尚张念一。 而一念和尚又拥立了一个名为朱永祚的台湾人,此人很有可能是明朝宗室退到台湾后的子孙,他自称朱三太子,以天德作为年号。 最开始的海外天子,便是指他。 等到一念和尚等人起事失败,朱永祚被清廷凌迟之后,海外天子的形象,又开始有了变化。 因为以此时,有一个明廷也承认的说法,那就是洪武大帝朱元璋的外公扬王陈公,乃是崖山海战的幸存者。 于是海外天子进一步演化,这个海,成了崖山所在的海,外则指外公。 意思是未来像洪武大帝那样恢复中华的天子之外公,必是参与过海外不屈抗清战之忠义之士。 而正好在广东粤语人群中,岳父被称为外父,姥爷被称为外公。 映射到莫子布身上,那就更恐怖了,因为他正好有一个在海上抗击满清的外公,而这个外公,还跟朱元璋的外公一样,姓陈! 如果说有一条相像,那也不稀奇,毕竟陈姓在广东几乎是第一大姓,有两条相似,有可能是碰巧,三条都相似,那就不能用巧合来形容了。 特别广东还是全中国,最信谶语这一套的族群。 于是在这样一系列巧合的加成下,区区‘红旗飘飘,英雄尽招,海外天子,来复大明。’这十六个字,就成了莫子布法理的最大来源了。 。。。。 崖山乃是一面靠海的山崖,其西有瓶山,两山相对出,如同一扇门一样束缚住了这片海域,因此也有称之为崖门的。 自明代初期,此处就建有崖门祠,只是到了如今有些年久失修。 于是莫子布到之后,立刻在崖山正中,建庙祭祀宋端宗赵昰与被陆秀夫背着蹈海的末帝赵昺。 并于左侧建大宋三忠烈祠,祭祀文天祥,陆秀夫,张世杰。 于右侧建大明三忠烈祠,祭祀陈邦彦,陈子壮和张家玉。 莫子布不避风雨,亲自参与建设,跟着来的兴唐军三千将士也一同修建。 周围新宁(台山)、新会、香山的百姓也踊跃前来,不要工钱参与,妇孺也不例外,都亲手参加。 规模宏大的三祠,竟然不过十余日就坚建成。 三祠建成之时,乌云压顶、电闪雷鸣,狂风大作,俄尔又云消雨霁,阳光照在海面上,一片波光粼粼。 这不管是跟着莫子布来的内阁成员裴建南、陈太理,还是安南文人臣吴时仕等,以及闽粤文人阴承方,宋湘,温亭适等无不色变。 随后裴建南等人三跪九叩,山呼万岁,阴承方上前说道:“值此时刻,大王上应天命,是以天公方以云销雨霁应之。 下得海外天子谶语,是以无一不中。 此乃大王当即大位,应天命之吉兆,臣等请大王顺天应人,诏告天下,以示驱逐鞑虏之心。” 阴承方所说,就是莫子布现在最需要解决的问题。 莫子布其实在击败满清之后,就准备要登大位的,因为直到现在,莫子布所号的兴唐,这就不是正常的王号,听起来跟草台班子似的。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