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到底是给专利费好处多,还是不给专利费好处多? 那当然是,不给专利费好处多啦! 因为中华远离欧洲,根本不可能像英法等国那样,形成良性的科学互动。 目前的新技术从西方影响到东方,时间往往是以年为起步。 都过这么长时间了,如果你还拘泥于所谓专利法继续干等,或者等待对方允许你使用专利。 在这种国家间激烈竞争的时代,那就是一步落后,步步落后了。 所以不用担心你不遵守专利,别人也会不遵守你专利的情况发生,因为双方大概率是不会互相尊重的,而是想尽办法先壮大自己,然后再来解决这些细枝末节。 且双方隔得这么远,交通这么困难,通讯基本靠吼,根本无法判断别人用没用你的专利。 英法隔着一条英吉利海峡还经常因为这个满地鸡毛,这西方和东方中间隔着整个亚洲,就更没法捋清。 跨国官司那更是别指望了,后世那么发达,各种通讯手段称得上无所不有,跨国官司都是大难题,更别提这个时候了。 是以,就算你严格遵守专利,如何落实也是极大的问题。 而且由于此时的发明,都处在始祖阶段,就好像大树才开始长主干,很多东西根本没法绕过,更遑论弯道超车。 譬如瓦特的蒸汽机,他把改进后的活塞、安全阀、节气阀、压力表这些最基础的改动等等全部给注册了,你真要百分百遵守专利法,那这些你都不完全不能用。 这还怎么绕,完全绕不过。 这种情况下,还严格遵守专利法,那么得益于先发优势,欧洲人,特别是英国人只要拿捏住这些主干道,就能把中华活活给憋死。 于是,这就考验莫子布和中华能力水平的时候到了。 首先,不能表现出一点也不尊重专利,以免挫伤国内发明热情。 比如王贞仪此前不敢把她认为极大可能是符合莫子布要求的高压蒸汽机拿出来,就是没有律法保证她利益的体现,莫子布还想在国内开始推广专利法呢。 但是,如果莫子布表现出过于尊重专利法,那么也不行,因为这会让英法列强发现,从而这上面开始专门拿捏中华。 所以,必须要取一个平衡点,这也是莫子布非得让英国人把瓦特邀请过来的重要原因。 除了让瓦特过来演讲,分享知识,促进国内科学氛围以外,就是要亲自上阵,与瓦特达成交易。 用这种纡尊降贵的方式取得瓦特同意之后,然后再反过去用国力胁迫英格兰王国,迫使他们在蒸汽机的专利上为中华的行为背书。 七月,英国使团以及詹姆斯.瓦特和他的重要合伙人马修.博尔顿离开新港,继续北上。 王贞仪闻言,为免打草惊蛇,直接不回广州了,继续在广南下龙湾设计高压蒸汽机。 她的理论没问题,但是高压蒸汽机面临的安全和密封问题,比她想象的更难。 一是高压蒸汽机的活塞环需要重新设计,二是静密封需要用到紫铜,而且还只能用一次,每次拆机检查之后就要重新更换。 这可是紫铜啊! 在本就非常缺铜的中华,此时紫铜比白银还贵,要是就这样设计出来,造价那就太高了。 除了特定的军事上以外,高压蒸汽机将不具备一丁点推广的可能。 “王姐姐,我必须要去广州了,因为英格兰的使团,需要我去接待,而且很可能这一去,我就很难再回到广南了。” 阿森很有点伤感,倒不是他对王贞仪起了多少爱恋之意,因为他不只是舍不得王贞仪,也有些舍不得罗胖子、伯治兄岑宣南等等一堆参与高压蒸汽机研究的伙伴们。 对于阿森来说,人生前十三年中,他的身边只有三种人。 强大到让他时刻仰视的父亲。 严厉到让他有点想要逃避的母亲。 第三种就是出于各种目的接近他,巴结他的人。 说句残酷一些的,阿森就没有正常接触过多少同龄人,对于朋友这个位置,他是非常缺乏体验的。 虽然王贞仪、岑宣南这些人也在巴结他,但这些人年轻有才华,多少还有点自矜。 同时,他们对于能跟未来皇帝结交可以获得的好处有多恐怖,没有一个具象化的感觉,跟无比明白这一切的勋贵文武大臣及其子弟们并不一样。 所以,他们能以一种相对没有那么巴结,功利性没有那么强的态度与阿森接触。 这种感觉,让阿森非常放松和珍惜,他觉得自己真正交到了朋友。 未来会不会变质不知道,但此时,他们的小小友谊,还没到变质的时候。 反而到了此时,王贞仪很有点舍不得阿森了。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