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七十二章 芳怀显衷情-《红楼之扶摇河山》


    第(2/3)页

    偏生贾环这个禄蠹可恶,如今极其痴迷诗书科举,将那些酸腐书经读的烂熟,时时在老爷逞强显摆。

    害的老爷总咒骂自己读书不用心,实在让宝玉生不如死,只能回房蒙头哭闹一番,其余皆无可奈何。

    如今搬来东路院,失去了老太太庇佑,只能磕碜着煎熬活着。

    他因实在内心苦闷,除了找艳情话本打发时间,闲时也找南华经、老庄等书籍消闲。

    没想得了些似是而非感悟,让他心里十分受用,只以为天生慧根,妙悟至理,沾沾自喜。

    这会子不满迎春待见贾琮,借题发挥,牵强附会,一味卖弄起来。

    ……

    宝玉说完一番话,对自己出尘之心,不惹尘埃之意,着实有些沉醉自矜。

    贾母王夫人听宝玉说起罗圈话,听得一脑子迷糊,各自有些担心,没人招惹宝玉,怎么突然说起疯话来。

    但迎春等姊妹都饱读诗书,自然听懂他话中矫情造作,心中都生出愤懑不喜。

    迎春一向是宽厚性子,这会子也俏脸微沉,只是她性情使然,又挨着贾母情面,不会当面斥责反驳。

    黛玉已忍不住轻哼一声,心中十分不满,却微转过身子,根本懒得和宝玉搭话,省的他又来牵扯。

    探春听了宝玉这话,秀眉微蹙,气得脸色发白。

    这二哥哥老爱牵强附会,学了些书本皮毛,便生出一番歪理。

    他既要胡说也由着他,可偏拿这些胡话讥讽三哥哥,莫非他以为这些话能讨姊妹们喜欢。

    他不爱读书也就罢了,总该做个明白人,才不会被人小瞧,偏还自以为是,说话如此糊涂。

    二哥哥老是这样行事,只会让妹妹们愈发疏远。

    他怎么就是想不通,三哥哥的好处,不是他能比得上,岂是几句话就能歪派的。

    探春原本出于血脉相连,心中对宝玉尚存一份维护,总希望他和家中兄弟姊妹,能够彼此和睦相处。

    只是见宝玉习性不改,自糜已深,不可救药,对这同父兄长愈发失望……

    ……

    宝钗读书驳杂,佛经道书读过不少,听懂宝玉意思,心中十分厌恶。

    宝玉也是武勋子弟,荣国家风渊源,为国征战,守土护民,世代如此。

    琮兄弟是翰林学士,当朝武勋,被圣上器重,他为国出征,慷慨之事。

    宝玉读了些道书禅机皮毛,便拿来胡乱歪派,嘲讽社稷之事,不知天高地厚,当真叫人齿冷!

    惜春年纪尚小,读书不多,见识有限,尚听不出宝玉话中意思。

    她只下意识看不顺眼,觉得二哥哥又魔怔了,突然就得意洋洋起来,旁人又没夸他,简直莫名其妙。

    姊妹之中唯独湘云脾气豪爽,一贯仗义敢言,听了宝玉一番歪理,竟敢暗中讥讽三哥哥!

    前几日她因和宝玉闹气,结果被惹得意乱情迷,整日魂不守舍,每日都不敢正眼瞧三哥哥。

    今日听说贾琮即将出征,心情越发郁郁不舍。

    此刻正在烦恼之际,看到始作俑者宝玉,自然越发不顺眼。

    见宝玉自以为是,胡言乱语,还拿三哥哥出征之事调侃,顿时火冒三丈……

    ……

    湘云气得俏脸生红,柳眉挑起,明明一脸怒气,偏生色如芳霞,艳如海棠。

    气呼呼说道:“宝玉,你这说的什么怪话,三哥哥是朝廷命官,圣上册封的世传武勋。

    现在蒙古鞑子侵犯大周疆土,三哥哥眼看就要带兵出征,为国征战,出生入死之事。

    不管是贾家和史家子弟,哪个又不是如此,难道都不入你的眼。

    你不说些好话便罢了,还拿这些散话歪理,明里暗里歪派于他。

    三哥哥那里就对不住你,值得你这样贬低数落他。

    他比你年长,便是兄长,你是弟弟,长幼有序,你也该多些尊重。

    他还是二府家主,保你去国子监读书,对你够有恩有义,即便不说兄弟情义,也该讲宗法礼数。

    你竟敢这么讥讽他,我算白认了你这人,以后再也不要想我理你!”

    湘云这几日意乱情迷,心中迷糊不解,不明来由烦恼,一直憋了一肚子气。

    听宝玉言语讽刺贾琮,瞬间被挑起怨气怒火,噼里啪啦,毫无顾忌,一股脑儿宣泄而出。

    她越说越没来由生气,明眸眼泪汪汪,明明是她在训人,偏气得自己快哭鼻子。

    宝玉虽然满口歪理,哪有湘云嘴皮利索,被她怼得哑口无言,脸色涨红,无地自容。

    想要说几句话来分辨,仓促之间慌了手脚,竟连一个屁都崩不出来。

    ……

    王夫人见湘云如此数落宝玉,气得脸色发白,忍不住就要出言训斥。

    但她心中清楚,老太太对这些孙女儿,除了最疼林丫头,第二个便是湘云。

    因史湘云是她娘家侄孙女,正经连着血脉之人,自己要是当面训斥,老太太脸上可挂不住。

    且这丫头十分可恶,她将宝玉骂得痛快,已经是大占上风,偏生自己眼泪汪汪,倒像是她吃了大亏。

    这等古灵精怪,装腔作势,以前怎么没看出这么可恶。

    自己这当口开口训斥,这死丫头必定撒泼哭闹,老太太可真就怪上自己。

    如今一家子迁居东路院,连宝玉都已搬出西府,二房和西府牵连愈发弱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