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七十八章 情欲难辞心-《红楼之扶摇河山》


    第(2/3)页

    平儿笑道:“还是你的主意稳妥,我们都帮三爷防着,哪个女人都不行,让三爷就疼你一个。

    你这主意打的细密得很,左右是醋娘子做派手段。”

    平儿刚说完,便笑着立刻跑开,等五儿想要追打,却已经来不及了……

    ……

    神京,东城郊外,火器工坊。

    这日天色刚亮,许多满载大车,排队从工坊驶出,随行有禁军重兵守护,向神京北城门而去。

    贾琮昨日连夜落定城内驻地,刘士振也按他的吩咐,提前整理营造设备、材料、人员、库存火器。

    今日辰时一过,火器工坊开始搬迁,行动速度可算快捷。

    即便工坊搬迁细项之事,不需贾琮这位工坊主官,事事亲力亲为。

    他还是一大早就到工坊,监督各项搬迁进度,等到首批枪炮设备,正式装车启运。

    他看着车队向北城门而去,望着空旷的城东郊外,周围的山川地形,眉宇间若有所思。

    突然拨转马头,向附近一处坡地跑去,身后十余匹快马,紧紧跟着他身后。

    这些骑士都穿神机营号服,背上都负着长杆火枪,是贾琮从六千精锐之中,挑选的随身亲卫。

    他即将率军出征,必须培植得力人手,行军作战途中,收集战况,传递军令,护扈安危,都是必不可缺。

    这些亲卫之中,有几个熟面孔,曾经和他同下金陵,应对金陵卫军大案,如蒋小六、于秀柱等人……

    这些人在辽东就跟随他出战,原本就在魏勇胄、郭志贵麾下,也算几番跟他历事,都是可信托之人。

    贾琮能快速从神京营挑选精锐,也多半是得他们之助,所以挑选随身亲卫,这些人自然要网罗。

    等到一行人快马冲上坡顶,贾琮取出那只黄铜千里镜,坐在马鞍上向四周眺望。

    身边的蒋小六问道:“伯爷,这里是否有不妥?”

    贾琮说道:“当初在城郊兴建工坊,是因城内寸土寸金,城郊却能圈占土地,便于工坊后续扩充。

    这里离开北门和东门距离适中,周围地势平坦,无遮无挡,便于车马快捷运输,原本这些都是好处。

    但是到了眼下战事,这些可都成了短板,一旦战事胶着,城外必聚集北边南下逃民。

    一旦生出叵测之事,工坊便极容易受到冲击,即便有上千禁军守卫,也无法万无一失。

    好在我们出征之前,办妥了工坊迁移之事,否则率军出征,难去后顾之忧。

    神机营此次出征顺逆,工坊火器营造供给之力,是其中胜败关键……”

    贾琮一边说话,手中的千里镜来回巡视,城东郊一处缓坡树林,陡然进入他的眼帘。

    那处树林既有零落春树,在荒芒城外郊地,显得异常郁郁葱葱。

    其中有大片清翠松柏,还有不知名常绿树木,彼此混杂一起,透着盎然生机。

    在那片苍翠欲滴之中,掩映着明黄高墙,几处青黑色飞檐,陡然生韵,肃穆中透着静谧。

    贾琮很熟悉这处所在,那是城东郊牟尼院,修善师太和妙玉的修持之地。

    ……

    城东郊外,牟尼佛院。

    内堂卧室之中,妙玉端坐蒲团上,木鱼敲击持咒,口中低喃诵经。

    身前香案之上,供着观音大士像,摆三足白瓷香炉,插三根黄檀线香。

    香云缭绕不散,案上两座灵位,似被烟气遮蔽,显得幽深迷离。

    妙玉虽诵念虔诚,脸色透着苍白,唇瓣也少了血色,眉宇间透着倦怠。

    院中老尼来回话,说山门有客来访,登门拜会修善师太,说是贾家威远伯。

    妙玉心头不禁一颤,手中木鱼停下敲击,心中泛起一丝喜意,他怎么突然来访?

    她起身出了卧房,亲自去院中前堂,见贾琮已进山门,正站天井中背手等待。

    因牟尼院是尼庵,没得院主允许,贾琮虽来过多次,也不能擅入内院。

    妙玉微笑说道:“玉章,许久未见,今日有空来走动?”

    贾琮笑道:“今日在城外工坊公干,顺道过来拜望,另有要紧事要说,修善师太最近安好?”

    妙玉说道:“多亏玉章重新修缮牟尼院,禅房冬日春暖,师傅居住安稳,最近身子也安稳。

    只是今日并不在院中,前几日洛沧山张天师携千金,上门拜访师傅,两人相谈默契。

    昨日张天师又下帖延请,迎师傅去玄天宫切磋术法,今早静悬师姐陪师傅出门,如今还未回来呢。

    我因身子不适,所以没有同去,玉章有何要紧事说,师傅回来我转告便是。”

    ……

    贾琮见妙玉虽俏美依旧,但脸色有几分苍白,显得血气不足,问道:“妙玉姑娘身子没大碍吧。”

    妙玉脸色微红,说道:“不过寻常毛病,保养两日就好,玉章不是外客,请入内堂奉茶。”

    贾琮见她话语隐晦,便不好多问,跟着她身后入内院静室。

    房内铺着柏木地板,放一张雕花榆木小案,妙玉让贾琮坐自己蒲团上。

    她自向风炉上扇滚了水,泡开了一壶香茶,用雕漆填金小茶盘装了,亲手端到雕花小案上。

    然后提壶斟满两杯茶,自己用官窑脱胎甜白盖碗,给贾琮依旧用那只绿玉斗。

    贾琮想起去年他送芷芍回姑苏蟠香寺,妙玉曾烹茶待客,便让他用这只绿玉斗。

    这只绿玉斗是妙玉祖传之物,也是她日常私用茶盏,她以为贾琮并不知底细,但贾琮却深知根底。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