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巴山夜雨》中大娘扔枣祭奠儿子的情节,看得我泣不成声】 【不做精神的囚徒,秋石说得太好了】 …… 【许灵均是个好样的,我们就该留下来】 【郭蹁子那句‘你要老婆吗’,我一下下就笑了,林爱民老师原来是这么幽默的,但我再仔细想想,又觉得心酸】 【‘面包会有的,牛奶也会有的’,秀芝的积极乐观值得我们学习】 …… 【林爱民老师的故事,总是这么引人入胜,又能带来无限启迪】 【反思过去,坚持正确的,有林爱民老师这样的作家,是咱们华国的幸运】 【一个人该如何生活,我从林爱民老师的小说里找到了答案】 …… 随着4月份《魔都文艺》和《人民文学》相继发刊,林爱民的小说再次引发热潮。 信件雪花般向三个杂志社寄来,有给林爱民的,也有给编辑的。 肖圆敏连着三天打来电话,找林爱民要稿子,甚至语调哀怨到以崇拜者自居。 林爱民委婉拒绝。 这是他最后一次往外地寄稿子,因为改稿太麻烦。 他目前又没去魔都的打算,哪怕肖圆敏承诺报效车票和吃住也不行。 不止《魔都文艺》,《人民文学》和《燕京文艺》那边,林爱民也没有轻易承诺。 是否还要发稿,他还在犹豫。 写得太多了。 再刊登稿子,林爱民担心自己成了文学流派的代表。 他不想身上有这样的痕迹。 章德凝骂林爱民是负心人,认为他改投《人民文学》的怀抱。 林爱民也不解释。 反之,《人民文学》那边,崔导怡以大爷(ye)的身份,苦口婆心跟他谈感情,最后也翻了脸。 林爱民同样不解释。 都78年了,他只要不触犯法律,就可以率性而活。 两个杂志社互相猜测对方‘占有’林爱民,暗暗较劲。 相比于《人民文学》,《燕京文艺》自认差了一筹,只能打感情牌。 章德凝是女人,有吵闹发脾气的权利,扮黑脸。 陈思崇老成持重,是个男同志,就扮白脸,循循善诱。 双井街道的职工家属院,传达室的谢大爷看到林爱民,眼中有着哀怨。 每天早上八点和晚上八点,准时有电话找林爱民,他老人家要多喊两次。 林爱民也没辙,早上再不睡懒觉了,下午晚上八点也准时守着。 这日子没法过了啊!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