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南北二乔,著名的笔杆子,他打过交道,自然是认识的。 想想北乔的地位,艾晴没有妄动。 “艾老也出来了。” 北乔笑着回应,指了旁边右首的位置:“坐下谈。” 艾晴点点头,再看施怀仁排位靠后,瞅下对面的方脸领导,心立即放下来了。 他认识对方。 沈江华提到过,就是方脸领导提议自己复出的。 两人一左一右,仅次于北乔,足以说明会议的基调。 “我说说今天的议题。” 北乔满脸严肃:“有人提到咱们不该发文章到港岛,说某些同志喜欢曝光阴暗面。” “那我们就来看看这篇文章。” 他示意秘书发放文件。 《凿井记劳》的复印件,很快到了参会人员手中。 “艾老怎么看?” 北乔等了片刻,率先问艾晴。 “真实!” 艾晴没有丝毫犹豫:“我也有同样的经历。” “知青下乡就是要干活的,林爱民同志只是随笔纪念。” “目前我们这边的杂志不怎么刊登散文,这也是我想向北乔同志建议的。” “大家对文学还是渴望的,那些停刊的文学杂志最好尽快复刊。” …… 不愧是大诗人,肯定林爱民这篇散文的同时,还转移话题,趁机提新建议。 “艾老说得有道理。” 北乔点点头:“杂志复刊的报告,很快会有相关文件出来。” “关于林爱民同志的散文。” 他没有回避问题,当场下了结论:“和他的小说一样,‘怨而不怒,哀而不伤’。” “‘反思过去,立足当下,展望未来!’,自我论述写得很好。” …… “没错!” 艾晴提及林爱民家里跟自己说的那番话:“过去我们底子薄,要集中力气搞建设。” “有些人中间搞破坏,是要揪出来的。” 他说这句话时,盯着施怀仁,指的谁,不言而喻。 施怀仁脸色惨白,心知结果无法挽回。 北乔下了肯定评语,从林爱民的文章指责,已经失去意义。 但他仍然不死心,立即举手发言:“林爱民可以等其他文学杂志复刊,何必急着发表呢?” “有人推荐他到做协,我认为需要再斟酌。” …… 瞥见北乔沉吟不语,艾晴急了。 “斟酌?” 他猛拍桌子,瞪视施怀仁:“你看不见群众的呼声,你不了解大家需要什么?” “《人民文学》因为《灵与肉》,收到上百封信件。” “《魔都文艺》和《燕京文艺》同样如此,都是大家表达共鸣的。”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