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狮吼炮-《1255再铸鼎》


    第(2/3)页

    谢光明听了他的解释,也感到了奇怪:“为什么会这样?没什么办法吗?”

    姚崇义摇摇头:“据季国风分析,这三门废品应该是在铸造过程中出现了不可控的缺陷,别的部位强度足够,怎么炸都没事,但万一有缺陷就拉跨了。要解决有两个办法,一是增加壁厚,二是多铸几门选出好的,说不定铸着铸着融会贯通了就改良了。嘛,这门炮都二六五了,再加厚恐怕就得上三百了,你们愿意?所以还是忍着这个良品率慢慢等吧。”

    谢光明摸着下巴说道:“也是,能轻最好还是轻点,我们就那几匹马,跑现在的烂路实在是不轻松。等就等吧,反正炮兵也就那点,多了也用不了。倒是按你说的,重一点成炮率就高,那干脆就做批重的特供给海军呗,他们船上无所谓。轻炮还是要优先供应陆军,毕竟陆上的威胁才是主要的嘛。”

    “嘿,”姚崇义摇了摇头,“这个还是你们安全部去跟海洋部争去吧,我只管铸炮。”

    “没问题,”谢光明拍着胸脯说道,“韩松这些主力都在南方没回来呢,大会上他们绝对说不过我们!”

    “行吧。”姚崇义拍了拍这门灰黑色的新炮,“那么,东海03式轻型野战炮‘狮吼’,这就开始量产了!”

    ……

    四月廿三,东海堡礼堂。

    “……所以,我们目前的火炮制造技术,是肯定无法与工业时代相比的。如果要比较的话,大约相当于18世纪后期的技术水平,不过具体来说又有很大不同……”

    东海商社管理委员兼工业部长季国风站在讲台上,对着近200名股东介绍着目前武备组的生产情况。

    今年是东海商社登陆这个时代的第四年,也就是三周年了,按照当初改制会议制定的制度,今年七月份就是管委会换届的时候。所以,最近不少人蠢蠢欲动起来,想搞个大新闻,哦不,是实践东海商社的共和制度,竞选下一任首席管委。

    自然,他们的最大敌人就是这三年干得还不错的现任首席张正义了。这届管委带领东海商社走过了最初的困难时期,成功在当今的地盘上扎下脚跟,成绩有目共睹,张正义也建立起了威望,连任概率是很大的。

    所以嘛,想要击败张正义,就得从打击本届管委的威望开始。从去年底,全体大会上就有了些火气,不时有人贬低或质疑现任管委的决策。到了今年,这种情况愈演愈烈,不仅是出于派系问题,还是因为现实的资源争夺——财政预算就那么点,花在老张这里一点,老李就少一点,几乎任何议题都会引发一番争执。最近武备组成功量产了75mm的狮吼炮,安全部提交了一个新炮兵编制计划,不出意料果然又吵了起来。作为工业和军事方面的头头,季国风和高正不得不在全体大会上对此事做一个报告。

    “既然是18世纪末的技术水平,”此时台下有人打断了季国风,翻着一份资料,问:“根据武备组整理的资料,真实历史上这时候战场上已经普遍应用12磅乃至24磅的大炮了,你们这狮吼炮撑死也就跟四磅炮相当,那么什么时候才能出真正的大炮呢?”

    季国风定睛一看,原来是文化部的乔玉山,是“宪政派”的一员,最近很是活跃。他正要开口解释,台下的林小雅就嘟囔着打抱不平起来了:“真是不干活就没点斤两,平日屁事不顶,说风凉话倒是本事不小。”

    “啪!”此时旁边的主持人饶文辉敲了一下惊堂木,“安静,请按秩序举手发言。”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