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日本国-《史册》


    第(3/3)页

    9世纪中叶取得的一个革命性的成果是形成了用来表示日语发音的“假名”。这一表音系统基本采用完全简化的汉字来表示日语的发音,它的形成对于促进区别中国文学的日本本国文学意识的深化起到了极大的作用。假名(kana) 的出现促进了用本土语言创作的散文文学的发展。其早期的代表性作品如《伊势物语》。

    10世纪后期,藤原氏凭借嫁入宫中成为天皇妻妾的女儿们摄政掌权,并凌驾于天皇之上。由此在后宫的嫔妃中形成了文学圈子。正是这些女子创作了11世纪伟大的散文,如紫式部创作的长篇小说《源氏物语》,日本人将这些作品看作是本土文学发展的一个分水岭。

    中世纪wenxue

    中世纪(12世纪中叶到16世纪)日本诗歌的主要发展是“连歌”的兴起。这种诗歌源于宫廷的和歌(waka) 传统, 后被武士和下级朝臣们发扬光大,在最优秀的连歌(renga) 诗人中有些甚至出身于平民(如宗祗)。

    中世纪散文文学方面的重大发展是出现了描述战争题材的故事,如《军记物语》、 《平家物语》等。

    江户文学

    经过了100多年的战乱之后,日本在江户(现在的东京)建立了稳定的中央政府。随着标准货币的广泛流通,市场经济迅猛发展,从而产生了江户时代(1603年~1867年)富裕的市民阶级。社会的普遍繁荣使识文断字的人数日益增多,文学作品成为能够获利的商品,出版业也因此应运而生。如井原西鹤创作的《好色一代男》。

    这一时期还出现了“俳谐”(后称为“俳句”)为17音节形式的轻快诗句,其主题来源于自然和普通人的生活,松尾芭蕉更是将这一体裁提升到伟大的诗歌境界。

    现代文学

    1867年的明治维新后,日本全面引进西方的技术和文化,这在很大程度上取代了中国文化的地位。小说因此在日本成为一种严肃而受人尊重的文学体裁。与此同时,作家们逐渐放弃书面语,转而改用口语写作。

    夏目漱石则将日本的现代现实主义小说推向了完全成熟的境界。他的小说主人公通常受过高等教育,极易被新潮的自我主义所伤害,他们对自身与外部世界的隔离现状极度敏感。对于漱石来说,自责、背叛和孤独是寻求自我解脱及伴随西方文化而来的所有不确定因素带来的不可避免的结果。代表作品有《舞女》、《我是猫》等。

    芥川龙之介是日本最著名的短篇小说作家之一。他创作《罗生门》(Rashomon)(1915年)和《丛林中》(Yabu no naka) (1922年)等作品叙事手法精到,作者成功地运用光怪陆离的语言将细致入微的心理描写和嘲讽的表述风格与盲目乐观融为一体。永井荷风则以其哀挽的作品而著称,他的生活和作品反映了现代文明和怀旧情结之间的矛盾冲突。

    最能清晰地反映二战破碎离乱经历后的失落和迷茫的作家当属太宰治。 他的作品《斜阳》 (Shayo )(1947年) 以及其自杀之前不久出版的小说《人间失格》(Ningen shikkaku)(1948年) 吸引了大批读者。

    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川端康成在《雪国》(Yukiguni)(1935年~1947年)等小说中,精心营造出人物性格巨大反差,暗示着对人与人之间亲密关系的畏惧,因为这种亲密可能伤及人的情感,哪怕是最为可靠的情感。

    媒体

    电视

    日本是世界人均看电视时间最长的国家,也是世界上电视科教节目占电视节目比重最大的国家。电视对日本国民的生活有很大的影响。

    全国电视网

    NHK(日本放送协会)-属于公共媒体

    《法兰克福汇报》2011年2月11日发表的一篇文章说,安倍意图把NHK用作为日本二战历史翻案的工具,这一事实十分清楚。安倍新任命的NHK会长籾井胜人在上任第一周便显现出这一意图。

    NNN·NNS-以日本电视台为中心的电视网

    JNN-以TBS(东京放送)为中心的电视网

    FNN·NNS-以富士电视台为中心的电视网

    ANN-以朝日电视台为中心的电视网

    TXN-以东京电视台为中心的电视网

    报纸

    日本是世界报纸大国,报纸在日常生活中拥有很高的地位,世界上唯一的两份日发行量超过1000万份的报纸《读卖新闻》与《朝日新闻》都是日本报纸。

    日本有五家全国性综合报纸:《读卖新闻》、《朝日新闻》、《每日新闻》、《日本经济新闻》、《产经新闻》。

    其中《读卖新闻》《产经新闻》通常被视为是右翼报章。

    动漫

    动画片

    日本的大型动画片总体上可归类为原创作品或影视版的电视动画系列片。后者的开山之作有手冢治虫的铁臂阿童木等电影和松本零士的《宇宙战舰大和号》以及《银河铁道999》。日本定期制作发行一些广受欢迎的大型电视系列动画片,如《蜡笔小新》、《哆啦A梦》,以及获得了巨大成功的《精灵宝可梦》等。

    十多年来,导演宫崎骏一直占据原创动画片市场的主导地位。宫崎将诙谐幽默、社会批判主义、环保行动主义和诗歌抒情融为一体,创作了一大批既有艺术品味,又能获得票房成功的动画作品,这些影片包括《风之谷》( 1984 年 )、《天空之城》(1986年)、《龙猫》(1988年)、《幽灵公主》(1997年)、 《千与千寻》(2001年;2003年获奥斯卡最佳动画片奖),以及《哈尔的移动城堡》(2004年)、《崖上的波妞》(2008年)、《起风了》(2013年)等。

    2016年,导演新海诚发布了动画片《你的名字》,讲述了一名少年和一名少女互换身体的故事,这部电影成为除宫崎骏作品以外少数几部获得国际声誉的日本电影之一。

    奥特曼

    奥特曼形象也是日本现象级文化代表,奥特曼(ウルトラマン),又称“初代奥特曼”,是日本奥特曼系列(ウルトラマンシリーズ)中的巨大变身英雄。首次登场于日本特摄电视剧《奥特曼》第1话“奥特作战第一号”(1966年7月17日)。他是来自M78星云的光之巨人,为了追捕逃亡的宇宙怪兽百慕拉而来到地球。在龙森湖上空追击百慕拉时,他不慎与科学特搜队队员早田进所乘的飞机相撞,致其坠机死亡。为了弥补自己的过失以及挽救早田的生命,奥特曼将自己的生命给予了早田,与之一心同体使其复活。之后,奥特曼与早田一起,为保卫地球而与众多凶暴的怪兽和邪恶的宇宙人展开了激烈的战斗,奥特曼是奥特系列历史中第一位登场的奥特战士,被誉为起源的巨人。

    奥特曼的形象是由日本已故的美术家及雕刻家成田亨(1929-2002)所设计的。同时他也是巴尔坦星人、哥莫拉、雷德王、杰顿等经典怪兽形象的设计者。奥特曼最初设计是身披类似于西洋甲胄的宇宙人,但在剧作家金城哲夫(1938-1976)的要求“希望是一位姿态帅气美丽的宇宙人”下,推倒重来进行了重新设计。之后成田亨根据混沌的对立面为秩序的理念对奥特曼进行了再设计。如果说把各种元素组合起来而设计出的有着复杂造型的怪兽是混沌的话,那么作为与其对立的英雄就必然应当是具有简单和纯粹之美的秩序。由日本“特摄之神”的圆谷英二导演一手创办的“圆谷制作公司”(円谷プロダクション,原名:圆谷株式会社)自二十世纪六十年代起推出了一系列空想特摄系列电视剧、电影、漫画、舞台剧等作品,此后奥特曼风靡全球,奥特曼形象不断推陈出新。

    二战结束后,随着作家兼插图画家手冢治虫的出现,所谓的“漫画故事(story manga)”或漫画型的、配有插图的出版物以其相当独特的方式在日本发展起来。日本漫画销量占所有书籍和杂志的33.8%,并以其多样化的艺术形式和具有代表性的文化特色影响着人们。虽然一些漫画故事主要面向刚刚开始识字的儿童,但其他一些则是为了迎合少男少女以及一般读者的需求。1959年发行了《少年MAGAZINE》和《少年SUNDAY》两份儿童漫画周刊,为如今的漫画文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自20世纪90年代早期以来,日本漫画对欧美及亚洲等国家的出口显著增长。截至2017年,登载于《少年JUMP》的系列漫画《火影忍者》出版成书,发行至30多个国家,书中主人公是一位忍者少年。《火影忍者》动画片在80多个国家上映。《少年JUMP》中连载的另一部主要漫画是《航海王》,讲述的是海洋冒险的故事,主人公是一名海盗少年。《航海王》已经改编成了动画连续剧、电影和游戏,发行至超过35个国家和地区。该期刊连载的另一部漫画《乌龙派出所》已经获得了全球认可。

    电影

    1951年,黑泽明执导的影片《罗生门》(Rashomon)(1950年)在威尼斯电影节上夺得“金狮奖”,这极大地激发了国际影坛对日本电影的兴趣。70年代最具影响力的导演当属山田洋次,他的《寅次郎的故事》(Torasan)系列影片获得压倒性的巨大成功。1997年,国际影坛对日本非动画类影片给予了极大的关注。尤其值得一提的是,由日本著名喜剧大师北野武执导的影片《花火》在第54届威尼斯国际电影节上获得“金狮奖”;今村昌平执导的影片《鳗鱼》(Unagi)获戛纳国际电影节“金棕榈奖”;河濑直美执导的影片 《暗恋家族》在同一电影节上获“最佳摄影奖”;市川准执导的影片《东京夜曲》,获蒙特利尔国际电影节的“最佳导演奖”。

    2009年,日本一举夺得两项奥斯卡大奖,泷田洋二郎导演的《入殓师》荣获最佳外语片奖;加藤久仁生导演的《回忆积木屋》获得了最佳动画短篇奖。2018年, 《小偷家族》在第71届戛纳国际电影节上荣获最高奖项金棕榈奖,也获得了奥斯卡最佳外语影片的提名。

    游戏

    1978年,“宇宙侵略者”的初次亮相,成为日本电子游戏史上的一个里程碑。1983年,当“任天堂”以及其他一些型号的电子游戏机首次面市并进入家庭时,电子游戏文化开始逐步走向成熟,此后《魂斗罗》、《超级马里奥兄弟》相继问世。1996年,一种名叫“口袋精灵”(Pokemon)的电子游戏博得了众多孩子们的喜爱,这部游戏最终演变成各种商业形式,包括成套的精灵卡片、漫画、几部电视动画系列片和多部长篇动画电影,成为轰动一时的口袋精灵现象。

    以科乐美推出的《寂静岭》系列和CAPCOM 推出的《生化危机》系列和《鬼泣》为代表,新时期日本大型游戏涌现,渐趋成熟。

    节日

    日本的节日主要包含国家节日和民间传统节日。日本的法定节日一共包含15个,分别是元旦、成人节、建国纪念日、春分日、昭和纪念日、宪法纪念日、绿色节、儿童节、海之日、敬老日、秋分日、体育节、文化节、勤劳感谢日以及天皇诞生日。

    元旦:每年1月1日,1948年确定;

    成人节:每年1月第2个星期一,源于古代成人礼,1948年定为国家节日;

    建国纪念日:每年2月11日,神武天皇前660年2月11日统一日本,建立日本国。旧时称为“纪元节”;

    宪法纪念日:每年5月3日,1947年5月3日废除明治宪法,开始实行新宪法;

    男孩节:每年5月5日,端午节,也是日本的儿童节,1948年定为国定节日;

    海之日:每年7月20日,制定于1941年;

    敬老节:每年9月15日;

    体育节:10月第2个星期一,纪念1964年东京奥运会;

    文化节:每年11月3日;

    勤劳感谢日:每年11月23日;

    天皇诞生日:12月23日,明仁天皇1933年12月23日出生;

    盂兰盆会:每年8月15日左右;

    乞巧节:每年7月7日。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