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意大利共和国-《史册》


    第(1/3)页

    意大利共和国(意大利语:Repubblica Italiana),简称意大利,首都罗马,位于欧洲南部,包括亚平宁半岛及西西里、撒丁等岛屿。北与法国、瑞士、奥地利、斯洛文尼亚接壤,东、南、西三面分别临地中海的属海亚得里亚海、爱奥尼亚海和第勒尼安海。总面积301333平方千米,海岸线长约7200多千米。大部分地区属亚热带地中海式气候。全国划分为20个行政区,101个省,以及5个特别自治行政区。2022年1月,总人口为5898万人,主要是意大利人,讲意大利语,大部分居民信奉天主教。

    意大利半岛的人类活动最早可追溯到旧石器时代早期。公元前9世纪,伊特鲁里亚人曾创造灿烂的文明。公元前754年,罗马建城。古罗马先后经历王政、共和、帝国三个阶段,存在长达一千年。公元962年至11世纪,意大利北部和中部成为“日耳曼民族神圣罗马帝国”的一部分,而南部则为拜占庭领土。12~13世纪,在意大利的神圣罗马帝国统治瓦解。15世纪,人文主义和文艺复兴运动在意大利应运而生并在欧洲广泛传播。18世纪,民族精神觉醒。19世纪,民族复兴运动兴起。1861年3月,建立王国。1870年,攻克罗马,完成领土统一。1946年6月2日,全民公投,废除君主立宪,同年7月12日,组成共和国第一届政府。

    意大利是发达工业国家,是欧洲第四大、世界第八大经济体。机械设备、汽车制造、生物医药、航天航空等居于世界领先地位,中小企业发达,被誉为“中小企业王国”,旅游资源和历史文化遗产丰富。

    基本信息:

    中文名:意大利共和国

    国家领袖:总统、总理

    外文名:Repubblica Italiana

    人口数量:5898 万(2022年1月)

    简称:意大利

    人口密度:195.7 人/平方公里(2022年1月)

    所属洲:欧洲

    主要民族:意大利人

    首都:罗马

    主要宗教:天主教

    主要城市:米兰,都灵,佛罗伦萨,那不勒斯

    国土面积:301,338平方公里

    国庆日:1946年6月2日

    水域率:2.4%

    国歌:马梅利之歌

    GDP总计:1.78 万亿欧元(2021年)

    国家代码:ITA

    人均GDP:30000 欧元(2021年)

    官方语言:意大利语

    国际电话区号:+39

    货币:欧元

    国际域名缩写:.it

    时区:UTC+1

    道路通行:靠右驾驶

    政治体制:议会制共和制

    人类发展指数:0.872(2014年)

    出生时预计寿命:82岁(2013年)

    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6.7公吨(2011年)

    收入水平:高收入经合组织国家

    历史沿革:

    史前时代至罗马帝国

    意大利的历史,不论从文化或社会发展角度都在地中海地区占据着最重要的地位。从意大利境内多地进行的考古活动得知本区的历史可以追溯至大约200,000年前的旧石器时代。意大利人文相当深厚,意国许多地区都有着重要的考古遗址,例如拉丁姆、托斯卡纳、翁布里亚及巴西利卡塔等。希腊人在前8至7世纪时曾在西西里岛及意大利半岛南部地区进行殖民活动,所以这些古希腊人在意大利半岛南部建立的殖民城邦被称为大希腊。古罗马从前8世纪时的一个小型农业社会逐渐发展成一个环绕地中海的庞大帝国。而古希腊文化也跟古罗马文化逐渐融合为一体,并对现代的法律、哲学、政治及艺术产生直接的影响。古罗马文化从王制发展成共和国,最后成为独裁政治。罗马帝国则从2世纪后逐渐衰弱,最后在395年分裂成两个部分:西方的西罗马帝国及东方的拜占庭帝国。西罗马帝国后来因为哥德人的侵略而灭亡,造成意大利半岛在接下来的十四个世纪都是分裂的状态。拜占庭帝国则继续传承古罗马的文化。

    中古时代

    在拜占庭帝国皇帝尤斯丁努安一世于6世纪从哥德人的手中短暂复兴意大利半岛后,一波新的日耳曼人伦巴第人从北方抵达意大利。几个世纪以来,拜占庭帝国的军队足以驱逐阿拉伯人、神圣罗马帝国及教宗的势力建立一个意大利王国。但是当时拜占庭帝国忙于伦巴第人对亚平宁半岛的入侵,控制的区域仅包括了北部拉文纳总督区的狭长地带,以及南意地区一些零星的城市。意大利在中古时代早期同时受到卡洛林王朝、霍亨斯陶芬王朝势力的影响,也成为了各个政治势力角力的场域。

    中古时代的意大利地区战争频繁,直到19世纪都还无法成为统一国家。为了填补这些政治权力的真空,城市的人民试图透过支持势力坚强的君主来寻求和平,于是许多名门望族来主导政治的情况纷纷出现,最著名的例子包括:佛罗伦萨的梅第奇家族、米兰的维斯孔蒂家族及威尼斯的史卡拉家族(英语:House of Scaliger)。

    这个时期的意大利也因为开放商业活动而闻名于世。一些实际上实行寡头政治的城市完全主导商业活动的进行,虽然他们具有宽松的学术自由及艺术创作环境。意大利著名的四个海上共和国分别是阿马尔菲共和国、比萨共和国、热那亚共和国和威尼斯共和国。

    威尼斯,热那亚是欧洲与亚洲之间重要的港市和金融业重镇。威尼斯盛产玻璃和装饰花边。佛罗伦萨则是皮革、丝、羊毛、及珠宝中心。米兰则出产优质武器和铠甲。这些海上共和国与十字军东征有着密切的关连,并因此获得政治利益及贸易机会,特别是占领札达尔及君士坦丁堡的资金都是由威尼斯所提供的。

    文艺复兴

    意大利半岛在中古时代后期分裂成许多意大利城邦:那不勒斯王国占据半岛南部,佛罗伦萨共和国及教宗国位在半岛中部,热内亚及米兰分别位在北部及西部,东部则是威尼斯的势力范围。意大利在15世纪时是欧洲最进步的地区之一,文艺复兴运动也发源于此。其中位在意大利中部佛罗伦萨则被认为是这次文化运动的中心,但丁、弗朗切斯科·彼特拉克、乔万尼·薄伽丘的文学作品及乔托·迪·邦多纳的画作举世闻名。尼科利与波焦·布拉乔利尼等学者的著作也包含许多历史上重要的作家,例如柏拉图、亚里士多德、欧几里德、托勒密、西塞罗及马尔库斯·维特鲁威·波利奥。文艺复兴在意大利与欧洲历史上是一个极为重要的时期,带来了许多政治、哲学、文学、文化、社会及宗教上的改革。

    文艺复兴这个名称是因为它是代表埋藏在古代经典篇章中许多经典思想的“重生”。有些人认为,重生的来源是重新发现西方文明已经几乎遗忘,但是仍然保存在寺院图书馆或强盛及富裕家族的私人图书馆的(例如美第奇家族)古代典籍。有些人则认是伊斯兰教国家将希腊文与阿拉伯文被翻译成拉丁文后传入意大利,因此帮助意大利/欧洲文艺复兴。不过,大部分的手稿在文艺复兴时期开始之前,不是已经出现在意大利半岛就是已经从希腊传入意大利(经由定期前往地中海东部的交易商,包括希腊在内),居住在拜占庭帝国的拜占庭希腊人在1400年代遭受奥斯曼帝国威胁后进入意大利,特别是在1453年奥斯曼帝国征服拜占庭首都君士坦丁堡之后。这些拜占庭人逃离土耳其人的统治,有时带着珍贵的手稿与自希腊与古罗马所传承下来的知识,在对意大利的文艺复兴运动作出重要的贡献。

    文艺复兴时期的学者,例如尼科利与波焦·布拉乔利尼在图书馆内搜索柏拉图、西塞罗与维特鲁威的经典作品。古希腊与希腊化文明的作家(例如柏拉图、亚里士多德、欧几里德和托勒密)和穆斯lin科学家作品弥漫整个基督教世界,提供欧洲学者新的研究材料。

    瘟疫黑死病仅在1348年的流行就使意大利的人口减少了1/3,意大利的城市从这次灾难中复苏也促成经济及贸易活动的兴盛,并带动人文主义及文艺复兴的发展。意大利再次成为西方文化的中心,强烈影响其他欧洲国家与皇室,例如费拉拉埃斯特家族及佛罗伦萨美第奇家族。

    佛罗伦萨成为意大利文艺复兴的主要中心。许多艺术家,例如米开朗基罗、达·芬奇及桑德罗·波提切利都在城市中进行创作。佛罗伦萨的经济蓬勃发展,并根据《大英百科全书》的资料,佛罗伦萨从14世纪至16世纪之间都是欧洲最大的城市,众多的博物馆、宫殿与教堂,例如彼提宫与乌菲兹美术馆被大英百科全书视为艺术品。

    罗马也是一个特别受到文艺复兴影响的城市。这个时期的改革大幅改变城市的面貌,例如米开朗基罗的作品圣母恸子像与波吉亚寓所的壁画。罗马的辉煌在教宗尤利乌斯二世(1503至1513年)和他的后继者利奥十世、克勉七世及美第奇家族时期达到顶点。罗马在这20年间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艺术中心之一。由君士坦丁大帝建造的老圣伯多禄大殿由米开朗基罗进行重新设计,他在罗马成为意大利最有名的画家,并创造法尔内西纳别墅与拉斐尔房间等壁画与许多其他著名的作品。米开朗基罗也开始装修西斯廷教堂的天花板,并为教宗尤利乌斯二世坟墓创造著名的雕像摩西。罗马失去了一部分宗教色彩,成为一个真正的文艺复兴城市,并拥有大量的流行节庆、赛马、政党、阴谋和淫乱事件。罗马兴盛的经济孕育出一些托斯卡纳银行家,包括拉斐尔的朋友与艺术赞助人阿戈斯蒂诺·基吉。在拉斐尔去世之前,他还推动了第一次古代遗址的保存运动。

    外国统治与启蒙

    亚平宁半岛上的国家和公国在经过一个世纪保持相对的独立性与权力制衡的分散状态后,法国国王查理八世在1494年开始一系列的侵略活动,并一直持续到16世纪,演变成法国及西班牙之间的竞争。西班牙最终以1559年卡托-康布雷齐和约获得米兰公国及那不勒斯王国的控制权。

    西班牙哈布斯堡王朝及圣座组成神圣同盟,并对于境内的反抗运动给予有系统的严厉镇压,导致在意大利,新教的存在遭到边缘化。在西班牙帝国长期统治下,对意大利课征重税并干扰教廷的运作。

    奥地利后来在乌得勒支和约(1713年)的规范下取代西班牙来主宰意大利,取得米兰王国和那不勒斯王国的控制权。由于哈布斯堡王朝皇帝所接受启蒙运动的思想,所以奥地利的统治比西班牙帝国较佳。意大利的北部地区直接由维也纳来控制,获得经济成长动力并保持学术的蓬勃发展。意大利主要城市,例如米兰、罗马、都灵、威尼斯、佛罗伦萨及那不勒斯成为知识分子讨论与思考的沃土,一些意大利哲学家和文学人物当时十分活跃,如西萨尔·贝卡里亚、安东尼·杰诺韦西(英语:Antonio Genovesi)与利奥波德一世托斯卡纳大公(或者称为神圣罗马帝国利奥波德二世,在托斯卡纳大公国废除了死刑和酷刑)。

    1700年代的意大利是当时人们游历欧洲一个重要的站点,这个时期有许多外国人,主要来自英国的贵族,他们造访法国、意大利和希腊并欣赏他们的艺术、文化以及纪念物。而庞贝和赫库兰尼姆的遗址在1748年被发现,罗马的古代遗迹也受到修复,许多著名人物例如歌德、雪莱、济慈及拜伦都曾周游全意大利。一些城市,例如威尼斯及罗马也成为主要景点,那不勒斯、佛罗伦萨、都灵、西西里岛吸引许多游客,而米兰在某些方面也受到观迎。雪莱曾说过一句名言:“意大利是流亡者的天堂”。

    法国大革命及拿破仑战争(1796年至1815年)将民主、主权、法律及国家等概念带进意大利。鼠疫从14至17世纪之间多次出现,影响整个意大利。意大利的最后一个大规模的疫情是发生在1656年的那不勒斯。1767年的一份报告指出意大利北部在之前316年间有111年发生饥荒,其中只有16年得以丰收。而意大利的人口也在1700年至1800年之间成长1/3,达到1,800万。

    王国时期

    意大利王国的建立归功于许多民族主义者及萨伏依王朝王室的拥护者的努力,因此可以建立一个环绕意大利半岛的国家。起始于西西里岛的1848年革命影响整个欧洲地区,而奥地利帝国也与撒丁王国爆发第一次意大利独立战争。

    朱塞佩·加里波底在意大利南部相当受到欢迎,并促使意大利南部团结一致,而当时意大利北部的撒丁王国是由卡米洛·奔索,加富尔伯爵所统治,也有统一意大利的野心。后来撒丁王国受到法国皇帝拿破仑三世的帮助,在第二次意大利独立战争中击败奥地利帝国,成功解放伦巴第-威尼斯王国。意大利王国于是在1861年成立,首都为都灵,1864年迁都佛罗伦萨。而维托里奥·埃马努埃莱二世国王于1866年在普奥战争中与普鲁士结盟,并且发动第三次意大利独立战争,顺利并吞威尼斯。法国因为在1870年爆发的普法战争中损失惨重,于是撤回驻扎在罗马的军队。意大利国王维托里奥·埃马努埃莱二世认为不必再顾忌法国的威胁,企图将教宗国纳入意大利版图之内。教宗国几乎在无法抵抗的情形下遭到灭亡,意大利统一正式完成,随后首都也迁到罗马市。

    当意大利北部逐渐工业化及现代化后,意大利南部与意大利北部其他农业地区相对落后,促使数以百万计的人民迁移到意大利北部工业发达的区域或国外。意大利国王卡洛·阿尔贝托所主导的宪法在1861年意大利统一后适用范围扩大到意大利全国,并保障人民基本的自由,但排除了无产阶级及未受教育人民的投票权。男性投票权在1913年已经广泛的被认可。同年社会党成为意大利主要的政党,远胜于传统的保守派政党。意大利人外移于1913年达到高峰,当年总共有872,598人离开意大利。意大利从19世纪最后20年开始发展殖民势力,侵略索马里、厄立特里亚及后来的利比亚、十二群岛。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意大利原本保持中立,不过后来在1915年签订1915年伦敦条约,并在战后获得特伦托省、第里雅斯特、伊斯特拉半岛、达尔马提亚及奥斯曼帝国部分地区的承诺后,加入三国协约。在这次战争中,超过60万意大利人丧生,并造成经济衰退。在1919年签订的圣日耳曼条约中,意大利只获得博尔扎诺省、特伦托省、第里雅斯特及伊斯特拉半岛等地。

    受到1917年俄罗斯革命的影响,革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接踵而来。不少传统右翼及保守派的人士因为害怕共产党及社会主义者会发起革命推翻君主制,建立共产主义政权,所以拥护一个小型右翼政党-由墨索里尼领导的国家法西斯党。墨索里尼在1922年10月28日向罗马进军,意图夺取意大利政权。而当时国王却命令军队不准介入,并随即委任墨索里尼成为意大利总理,并与其密切合作。在接下来的几年内,墨索里尼通过胁迫国会修改选举法,禁止其他政党成立及限制言论及出版自由,由此成为一位独裁者。他在1935年突然入侵埃塞俄比亚,并在战场上使用毒气,招致国际上的批评,意大利也因此退出国际联盟。意大利后来在1936年及1938年与纳粹德国签订钢铁条约,并支持弗朗西斯科·佛朗哥的法西斯政权进行西班牙内战,更派出远征军助战,最终佛朗哥在内战胜出。虽然意大利政府反对阿道夫·希特勒推行德奥合并的计划,但是同意纳粹德国并吞苏台德区。

    意大利在1939年4月7日占领阿尔巴尼亚,企图以此为入侵南欧的前哨,并在1940年英法于法国战役中被德国击溃时欲取得领土,对英法宣战。墨索里尼想要像希特勒采取的闪电战一样成功,于是在1940年10月经由阿尔巴尼亚入侵希腊,但是经过几个月的战争后遭受到严重的失败。1941年,意大利在意属东非的部队被英军击溃并赶出东非,虽然意大利失去了东非,但在轴心国发动的南斯拉夫战役和希腊战役中意大利获得了黑山、斯洛文尼亚地区的卢比安纳、希腊大部分地区。1943年5月,突尼斯战役中德意联军被盟军打败,并向盟军投降,二战北非战场结束。同盟国在1943年7月攻入西西里岛,导致法西斯政权毁灭,墨索里尼被捕。意大利王国于1943年9月向盟国投降,被德军救出的墨索里尼在北部成立名为“意大利社会共和国”的傀儡政权。当盟军从意大利南部推进时,意大利北部仍然是纳粹党及法西斯党的势力范围。纳粹的势力在1945年4月25日撤离意大利,法西斯势力瓦解,意大利抵抗活动结束。1946年,意大利人民通过公投废除君主制,王国结束。

    共和国时期

    意大利在1946年6月2日举行的公民投票,结果人民投票废除君主制,维托里奥·埃马努埃莱三世的儿子翁贝托二世后于1946年被迫退位,之后正式成为意大利共和国,而举行公投的当天后来成为国庆日意大利共和国日,这也是意大利女性第一次有权力参加投票。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