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缅甸联邦共和国-《史册》


    第(3/3)页

    【首 都】 内比都(Nay Pyi Taw)。同缅甸有外交关系的国家将使馆设在仰光。

    内比都(Naypyidaw),是缅甸联邦共和国的首都,位于缅甸中部山区的彬马那(平满纳、彬文那、宾马拿,Pyinmana)西侧,位于仰光以北,距仰光约400公里。2005年11月6日缅甸将首都从仰光迁都到此,2006年军人节正式宣布新都名为Nay Pyi Taw(缅甸古语,意为“京都、都城”)。内比都原名彬马那,为缅甸第三大城市,曾是缅甸民族英雄昂山将军发动独立战争的军事要冲及缅甸共产党游击队大本营,坐落在勃固山脉与本弄山脉之间锡塘河谷的狭长地带,战略地位重要。亦是前首都仰光与北方大城市曼德勒之间的一个山区贸易城镇。内比都城市规划分成宾馆区、住宅区和政务区等不同区域。面积约有6450平方公里,比仰光市大9倍多,比较空旷但比较适合旅游观光,很多市政设施和建筑物正在建设。其中新政府建筑群分散在内比都的一个山谷中,占地约10平方公里,附近被山脉和茂密的树林包围,离最近的城镇也有30公里。

    仰光(缅甸语:ရန်ကုန်မြို့,),原称大光(孟语:လဂုင် ;缅甸语:ဒဂုံ ),为缅甸最大城市也是仰光省首府,原为缅甸首都(2005年11月6日迁至内比都),人口约735万(2014年统计),面积为312平方英里,位于仰光河河岸,伊洛瓦底江三角洲。仰光位于北纬16°48',东经96°9',而其时区是协调世界时加上六个半小时。主要出口有米、柚木、石油、棉花和各类金属矿藏等。与其他东南亚的大城市比较,仰光相对地不太繁荣,不过市内建筑迅速发展,大多数都是外资注入发展的(如中国、新加坡、日本,韩国等国)。市内的下城区及大仰光地区有很多连锁住宅和商业楼宇被重建或改建。现在仰光拥有东南亚最多的前殖民地建筑。在殖民地建筑内的政府部分(例如高等法院、市政厅、昂山将军市场和公立医院)也被列入重建项目。新城区和其他近郊的地区仍属贫穷地区。

    曼德勒(缅甸语:မန္တလေး;英语:Mandalay)位于缅甸中部伊洛瓦底江畔,是曼德勒省省会、缅甸第二大城市、缅甸最后一个王朝雍笈牙王朝(即贡榜王朝)的都城,因背靠曼德勒山而得名。曼德勒的巴利语名称为“罗陀那崩尼插都”,意为“多宝之城”,系缅甸君主敏东1857年所命名。又因缅甸历史上著名古都阿瓦在其近郊,故旅缅华侨称其为瓦城。而曼德勒作为缅甸华人主要聚居地,所以也称作华城。尽管近来内比都崛起,曼德勒仍是上缅甸主要的商业、教育和卫生中心。

    国家象征

    国旗

    2010年10月21日,根据缅甸国家和平与发展委员会21日颁布的法令,缅甸正式启用《缅甸联邦共和国宪法》确定的新版缅甸国旗和国徽,国歌保持不变。

    缅甸国旗为16:9的长方形,由自上而下宽度相同的黄、绿、红三色横条组成,国旗正中是一颗白色大五角星,覆盖三色横带并指向上方。黄色代表统一、智慧、欢乐和各民族亲密团结;绿色代表土地肥沃、和谐、安宁、苍翠的国家;红色代表勇敢、果决;白色代表纯洁、正直、友善和力量。

    国徽

    现行缅甸国徽于2010年10月21日开始使用,由1974年版缅甸国徽的修改而来。

    1974年版缅甸国徽中间为缅甸版图置于一个十四齿的齿轮,齿数象征缅甸的省和邦,外饰以稻穗;新国徽中间为缅甸版图置于橄榄枝中间,两头圣狮为守护兽。两者之间为花卉状图案,顶端为一象征独立的五角星。下方是绶带。

    因国家政制改变,与旧国徽相比,新国徽进行了一定程度的修改,删去了共产主义国家在国徽上经常使用的齿轮、稻穗等图案,改用橄榄枝环绕缅甸版图。

    国歌

    《世界不灭》

    中文歌词:

    直到这个世界毁灭,缅甸依然存活!

    我们热爱我们的土地,因为这是我们真正的遗产。

    我们决意牺牲我们的生命保护我们的国家。

    这是我们的国家,这是我们的土地,我们拥有她。

    是我们的国家和我们的土地,我们将在团结中做好对我们的国家事业!

    并且,这是我们对我们无价土地的义务。

    国树

    柚木(学名:Tectona grandis L.F.),又称胭脂树、紫柚木、血树等, 是一种落叶或半落叶大乔木,树高达40-50米,胸径2-2.5米,干通直。树皮褐色或灰色,枝四棱形,被星状毛。叶对生,极大,卵形或椭圆形,背面密被灰黄色星状毛。圆锥花序阔大,秋季开花,花白色,芳香。柚木是热带树种,要求较高的温度,垂直分布多见于海拔高700-800米以下的低山丘陵和平原。可入药,也是制造高档家具地板、室内外装饰的材料。柚木号称是缅甸的国宝,所以价格相当的昂贵。

    国花

    大果紫檀(学名:Pterocarpuacrocarpus Kurz)是蝶形花科紫檀属植物,落叶大乔木,高10-30米,直径0.5-1米。树皮较松软,易条状剥离。外皮灰褐色至姜黄色,皮厚约1厘米。复叶是奇数羽状的。果实每年于12-2月份由绿转黄进入成熟期。豌豆般的花由4-5个花瓣组成,具有波状边缘,宽1.4-1.7厘米。果实为翅果状荚果,园片状,每个果实含1-2粒种子,种子镰刀状,长7-9毫米,种皮红褐色薄革质,种子千粒重52克。 是缅甸的国花,他们称之为缅甸的“帕杜克”。对缅甸人民来说,鲜花代表着青春、爱情和浪漫。

    原产于缅甸、泰国、老挝、柬埔寨和越南。  喜温暖、湿润的热带气候,耐低温,能安全度过0℃以下的寒冬。

    大果紫檀拥有固氮能力,能够从根本上改善土壤质量,也可应用于中国热带及南亚热带地区退化地的林分改造。  其心材是制作高级红木家具、工艺品、乐器和雕刻、美工装饰等的上等材料。  树皮和根可以入药,主治疗膀胱疾病和腹泻。

    国鸟

    绿孔雀(学名:Pavo muticus)大型鸡类,体长180~230厘米。雄鸟体羽为翠蓝绿色,头顶有一簇直立的冠羽,下背翠绿色而具紫铜色光泽。体后拖着长达1米以上的尾上覆羽,羽端具光泽绚丽的眼状斑,形成华丽的尾屏,极为醒目。雌鸟不及雄鸟艳丽,亦无尾屏,体羽主要为翠金属绿色,背浓褐色,头顶亦具一簇直立羽冠。外形和雄鸟相似,亦甚醒目,中国还未见有与之相似种类,野外容易识别。

    栖于沿河的低山林地及灌丛。雄鸟有精彩表演,向雌鸟炫耀开启的尾屏。晨昏时立于栖木发出洪亮如长号般的kay-yaw,kay-yaw的叫声。

    人口

    缅甸约有人口5458万人(2020年4月),共135个民族。人口最多的省邦分别是仰光省、曼德勒、伊洛瓦底省、掸邦、实皆省和勃固省。缅甸共有135个民族,主要有缅族(约占65%)、掸族(约占8.5%)、克伦族(约占6.2%)、若开族(约占5%)、孟族(约占3%)、克钦族(约占2.5%)、钦族(约占2.2%)、克耶族(约占0.4%)等。

    官方语言为缅甸语,各少数民族均有自己的语言,其中克钦、克伦、掸和孟等民族有文字。全国85%以上的人信奉佛教,约8%的人信奉伊斯兰教。

    政治

    政体

    缅甸现在是一个军政府统治的国家,最高领导机构为“缅甸国家管理委员会”。名义上的guojiayuanshou和政府首脑是缅甸总统,任期五年,由缅甸议会两院选出。实际上的政府首脑是缅甸总理,2021年恢复,由缅甸国防军总司令兼国家管理委员会zhu席敏昂莱担任。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及冷战时期,缅甸于1962-1988年,由奈温将军的缅甸社会主义纲领党实行一党专政军事独裁。

    1988年,缅甸军武装镇压民众对于经济不振和政治迫害不满的抗议活动。1988年8月8日,军队朝游行示威者开火,该事件被称为8888minzhuyundong。在那之后,缅甸主要政党包括全国民主联盟和掸族民主联盟,其他还有一些代表少数民族利益的政党。原奈温派及部分军系组织缅甸民族团结党,而军政府则扶持联盟团结与发展协会(联邦巩固与发展党的前身)。

    1988年的抗议活动为1990年的人民议会选举铺了路,在此次近30年来的首次选举中,由昂山素季所领导的全国民主联盟以超过60%的选票赢得了超过80%的国会席位,然而这次选举结果随后被军政府宣布无效,而昂山素季在选举后遭到军政府的长达六年的软禁,并数次入狱,其后仍被软禁。昂山素季因身为缅甸的民主推动者获得了国际的赞誉,在1991年更获得了诺贝尔和平奖,但自1990年选举至今,昂山素季多次被军政府软禁,军政府对于她人身的控制与监视一直没有停止过。尽管当时的联合国秘书长科菲·安南曾向丹瑞请求释放昂山素季,以及有来自东南亚国家联盟的压力,在2006年5月27日缅甸军政府仍再延长了对昂山素季一年的软禁。虽然该政府正面临着国际上的孤立局面,他们仍旧宣称此为1975年国家保护法案授予的权力,即理论上政府有关押任何人的权力。

    1990年12月,由人民议会选举出来的反对派代表们组成了一个以恢复缅甸的民主制度为主要任务的缅甸联邦国家联合政府,该政府为流亡政府,由昂山温所带领,缅甸联邦国家联合政府实际上只拥有相当有限的影响力,且被缅甸军政府宣布为非法组织。

    2005年12月,联合国安全理事会在一次非正式研讨会上首次提及缅甸的问题。东南亚国家联盟亦在对缅甸政府表示失望之余成立了东南亚国家联盟内部国会缅甸核心小组会议,并陈述了缅甸缺乏民主的问题。

    2011年2月以前,缅甸军政府的领导人为丹瑞,他同时是国家和平与发展委员会zhu席,拥有所有决策权,包括任命及解除部长和内阁成员的权力,以及处理缅甸在国际政治上的权力。2004年10月19日,梭温替代钦纽成为缅甸总理,后者被视为丹瑞的亲信。2007年5月,梭温因健康因素卸职赴新加坡治疗(至10月12日病逝),由国家和平与发展委员会秘书长登盛出任总理(后为缅甸总统)。

    2011年以后实行议会制,然而军方在政府和议会仍具有相当的影响力。在缅甸,除卫生部、教育部、劳工部和国家计划和经济发展部外,大多数部长和内阁都受军队官员控制。

    2021年缅甸政变后,军方组建缅甸国家管理委员会统治国家,由缅甸国防军总司令敏昂莱大将担任zhu席,副司令梭温副大将担任副zhu席。

    宪法

    1974年缅甸制定了《缅甸社会主义联邦宪法》。1988年军政府接管政权后,宣布废除宪法,并于1993年起召开国民大会制定新宪法。2008年5月,新宪法草案经全民公决通过,并于2011年1月31日正式生效。2019年2月19日,缅甸议会批准设立修宪委员会,研究修改宪法条款。该委员会由45名代表组成,主要来自执政的全国民主联盟、军方、巩固与发展党以及少数民族政党。联邦议会人民院副议长吞吞亨任该委员会zhu席。该委员会负责将修改意见和讨论结果编撰成修改草案,提交联邦议会表决。

    议会

    议会是缅甸的立法机构。2012年4月1日,缅甸举行议会补选(克钦邦3个选区因安全原因取消投票)。民盟获得联邦议会45个可选空缺议席中的43个,成为议会第一大反对党。5月2日,昂山素季与其他新当选议员宣誓就职。2015年11月8日,民盟在全国大选中获得人民院440个席位中的255个,以及民族院224个席位中的135个。2016年2月1日,民盟组建新一届议会并召开首次会议。

    司法

    缅甸法院和检察机关共分4级。设最高法院和总检察长办公室,下设省邦、县及镇区3级法院和检察机关。最高法院为国家最高8缅 甸司法机关。总检察长办公室为国家最高检察机关。

    政党

    1988年9月18日,缅甸军队接管国家政权,宣布废除一党制,实行多党民主制。1990年5月27日举行首次多党制大选,有93个政党参加竞选,后大批政党自行解散或被取缔。2010年11月7日缅举行全国多党民主制大选,共有37个获批准注册的政党参选,包括4个原合法政党和33个新成立政党。2012年4月1日,缅甸议会对45个空缺席位进行了补选。现有主要政党:

    (1)联邦巩固与发展党(The Union Solidarity and Development Party):该党由1993年成立的缅甸联邦巩固与发展协会转变而成,2010年5月正式注册成为政党,总部设在内比都,共有党员约1800万人。其宗旨是实现国家永固,主权独立,民族团结,和平稳定,繁荣发展,保护百姓的安全、改善民生,维护人权,实现民主。奉行多党民主制度、市场经济制度和独立、积极的外交政策。2012年10月,缅选举吴登盛继续担任该党zhu席。根据缅甸宪法,当选国家领导人的政党领袖在履行公职期间不可从事党务活动。因此,吴登盛只是名义上继续担任党的领袖。2013年5月吴登盛正式辞去zhu席,由人民院议长吴瑞曼接任;副zhu席为吴埃敏、吴泰乌,zongshuji为吴貌貌登,现有中央执委44人。

    (2)全国民主联盟(National League for Democracy):简称民盟,总部设在仰光,成立于1988年9月29日,昂山素季任党zhu席。在1990年5月大选中,该党获得485个议席中的396席,后因军政府拒绝移交权力而与政府进行了长期斗争,系缅甸最大反对党。2010年11月7日缅举行全国多党民主制大选,民盟拒绝重新注册参选,根据选举法规定失去合法政党资格。2011年11月18日,民盟决定向联邦选举委员会申请重新注册政党。2012年1月5日,联邦选举委员会正式批准民盟申请,民盟重新成为合法政党,并于4月1日举行的议会补选中获得大胜。

    (3)民族团结党(The National Unity Party):zhu席吴吞伊,zongshuji吴丹丁,联合秘书吴钦貌基。该党由原执政的缅甸社会主义纲领党于1988年9月24日改组而成。总部设在仰光,各级组织机构健全,在中央、省/邦、县、镇区等各级设有党委会。宗旨是维护民族团结,维护国家独立和主权,为人民服务,为国家政治、经济和社会等各领域发展服务。

    (4)掸邦民族民主党(The Shan Nationalities Democratic Party):总部设在仰光。宗旨是维护民族团结,实现掸邦的经济、交通、教育、农业等领域发展。zhu席吴赛埃榜。

    (5)若开民族发展党(The Rakhine Nationalities Development Party):zhu席为埃貌博士,副zhu席为吴翁丁、吴丁温、吴梭漂、吴昂班达,zongshuji为吴腊梭,书记为吴吞昂觉、吴钦貌喇、吴达吞腊、吴凯比梭。总部设在若开邦博达坦镇区。该党于2010年5月注册成立,由若开邦和仰光省的若开族人组成,宗旨是团结全国人民,实现民主,促进国家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保护若开民族宗教信仰和风俗文化,维护若开民族利益和联邦利益。

    (6)全国民主力量党(The National Democratic Force):zhu席为吴钦貌瑞(原民盟中央执委),副zhu席为吴梭温和拉梭纽博士。2010年5月成立,总部设在仰光省淡汶镇区。由原民盟中吴钦貌瑞、丹宁博士、温奈博士、吴登纽等4名中央执委,吴盛腊乌、吴梭温、吴丹温等3名中央委员在内的28名民盟前成员另立的新党。2011年12月以来,共有3名该党联邦议会议员宣布重返民盟。

    政府

    主要成员有:民族团结政府总统温敏,国务资政昂山素季,副总统杜瓦拉希拉,总理曼温凯丹,内政部部长觉瑞中将(Lt-Gen Kyaw Swe),国防部部长盛温中将(Lt-Gen Sein Win),边境事务部部长耶昂中将(Lt-Gen Ye Aung),国务资政府部部长觉丁瑞(U Kyaw Tint Swe),宣传部部长培敏博士(Dr. Pe Myint),宗教事务和wenhuabu部长都拉昂哥(Thura U Aung Ko),农业、畜牧和灌溉部部长昂都(Dr. Aung Thu),交通和通讯部部长丹欣貌(U Thant Sin Maung),自然资源和环境保护部部长翁温(U Ohn Win),电力和能源部部长温楷(U Win Khaing),劳工、移民和人口部部长登瑞(U Thein Swe),工业部部长钦貌秋(U Khin Maung Cho),商务部部长丹敏(Dr. Than Myint),教育部部长苗登基博士(Dr. Myo Thein Gyi),卫生和体育部部长敏推(Dr. Myint Htwe),计划和财政部部长梭温(U Soe Win),投资与对外经济关系部部长当吞(U Thaung Tun),建设部部长汉佐(U Han Zaw),社会福利和救济安置部部长温妙埃(Dr. Win Myat Aye),饭店和旅游部部长翁貌(U Ohn Maung),少数民族事务部部长奈岱伦(Nai Thet Lwin),国际合作部部长觉丁(U Kyaw Tin),联邦大法官吞吞乌(U Htun Htun Oo)。

    政府机构

    缅甸总统为国家领导及政府首脑,政府设有国家投资委员会,有关国内外的重要投资项目均必须由主管部门通过投资委员会审批并报经内阁会议批准。政府管理机构共设23个部,其中经济主管部门主要有:计划、财政与工业部、投资与对外经济关系部、商务部、农业畜牧与灌溉部、电力与能源部、资源与环保部、交通与通讯部、建设部、国际合作部等。

    2018年11月,新成立投资与对外经济关系部。2019年11月,将工业部和计划与财政部合并为计划、财政与工业部。仰光市政府大楼国家计划、财政与工业部负责国家经济社会发展规划,起草财政预算、决算报告。下设中央监察局、中央统计局、投资与公司管理局、国家档案局、计划局和项目发展评估工作局等。商务部负责制订和颁布关于进出口贸易的相关法令法规,批准颁发进出口营业执照以及进出口许可证,管理协调国内外展会,对进出口贸易活动进行统一管理。

    政要

    敏昂莱(Senior-General Min Aung Hlaing):国防军总司令,缅族。2002年任缅三角军区总司令。2008年任国防军第二特战局局长。2010年8月升任国防军总参谋长。2011年3月出任国防军总司令。2013年3月晋升大将。2016年1月,缅军方宣布敏昂莱退休年限延长5年。已婚,有1子1女。

    温敏(U Win Myint),也被译作吴温敏  ,男,缅族,1951年11月出生,毕业于仰光大学,获得理学学士学位,此后成为了一名律师 。原缅甸总统。2021年2月1日,缅甸总统温敏、国务资政昂山素季及一些民盟高级官员当天凌晨被军方扣押  。2月3日,缅甸军方在内比都泽布迪瑞法院起诉温敏并通过视频开庭审理  。2月4日,据日本广播协会(NHK)报道,缅甸全国民主联盟透露,法院裁定将国务资政昂山素季和总统温敏拘留至2月15日  。2021年4月16日,缅甸联邦议会代表委员会宣布成立民族团结政府,温敏任总统  ; 12月6日上午,缅甸内比都泽布迪瑞法院裁定总统温敏“煽动罪”和“违反防疫规定”罪名成立,判处4年监禁。  2021年12月6日晚,缅甸国家管理委员会发布消息,国家管理委员会zhu席敏昂莱依据现行法律发布命令,赦免原总统温敏两年刑期,同时要求温敏在拘留点继续服刑。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