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卡塔尔国-《史册》


    第(1/3)页

    卡塔尔国(阿拉伯语:دولة قطر,英语:The State of Qatar),简称卡塔尔,首都多哈,位于波斯湾西南岸的卡塔尔半岛上。属热带沙漠气候,全国地势低平,石油和天然气资源非常丰富。总面积11521平方千米,海岸线长563千米,无明确的省级行政区划,以一些主要城市为中心,全国分为9个地区。截至2022年9月,卡塔尔总人口为265.8万,属于阿拉伯民族,伊斯兰教为卡塔尔国教,本国居民大多信奉伊斯兰教。阿拉伯语为官方语言,英语在当地也使用广泛。

    公元7世纪时,卡塔尔是阿拉伯帝国的一部分。1517~1776年间,先后受葡萄牙、荷兰和英国统治。1846年,萨尼·本·穆罕默德建立了卡塔尔酋长国。1872年,并入奥斯曼帝国版图。1882年,英国入侵,并宣布该地区为英国的“保护地”。1970年,颁布的第一部临时宪法规定卡塔尔为独立的君主制主权国家,伊斯兰教为国教。1971年9月3日,卡塔尔正式宣布独立。

    卡塔尔经济支柱产业是石油天然气及与之相关的石化产业,是世界第一大液化天然气生产和出口国,油气出口收入丰厚。推行经济多元化战略,经济增长前景稳定,营商环境日益完善,拥有现代化的道路、地铁、机场、港口和通讯等基础设施,社会治安状况良好,市场化程度较高。卡塔尔是联合国、伊斯兰合作组织、阿拉伯国家联盟和海湾阿拉伯国家合作委员会和世贸组织等国际组织和区域组织的成员国,世界天然气出口国论坛成员及论坛总部所在地,2021年,卡塔尔GDP为1692亿美元。

    基本信息

    中文名:卡塔尔国

    国家领袖:埃米尔塔米姆

    外文名:阿拉伯语:دولة قطر,英语:The State of Qatar

    人口数量:265.8 万(2022年9月)

    简称:卡塔尔

    人口密度:242.2 人/平方公里(2021年)

    所属洲:亚洲

    主要民族:阿拉伯人

    首都:多哈

    主要宗教:伊斯兰教

    主要城市:杜罕

    国土面积:11,437平方公里

    国庆日:1971年9月3日

    水域率:忽略不计

    国歌:《和平的赞歌》

    GDP总计:1692 亿美元(2020年)

    国家代码:QA

    人均GDP:61800 美元(2020年)

    官方语言:阿拉伯语

    国际电话区号:+974

    货币:卡塔尔里亚尔

    国际域名缩写:.qa

    时区:东三区

    道路通行:靠右行驶

    政治体制:君主制

    人类发展指数:0.831—高

    旅游攻略

    必游

    1卡塔尔国家博物馆

    2伊斯兰艺术博物馆

    3马塔夫:阿拉伯现代艺术博物馆

    4穆罕默德·伊本·阿卜杜勒·瓦哈卜阿訇酋长清真寺

    5费萨尔·本·卡西姆·阿勒萨尼酋长博物馆

    6卡塔尔明珠

    历史沿革

    在卡塔尔半岛上,当地居民已经维持了数千年的生产活动,但在前期的大部分时间,也仅仅是一些游牧部落的短期居住。其中,哈里发和萨乌德部落曾席卷过整个阿拉伯半岛(后来他们分别成为巴林和沙特阿拉伯的国王),并沿海岸线定居,进行捕鱼和珍珠养殖。这些部落为了争夺有利的牡蛎饲养场经常相互争斗,使整个领地分分合合,一直没有建立统一的主权。

    卡塔尔在7世纪是阿拉伯帝国的一部分。1517年葡萄牙入侵,1555年被并入奥斯曼帝国版图,受土耳其统治200多年。1846年萨尼·本·穆罕默德建立了卡塔尔酋长国。

    巴林和沙特统治(1783年至1868年)

    1766年,阿勒哈利法家族的Utub部落从科威特迁移至祖巴拉。

    在19世纪哈里发部落统治着由巴林岛直到北部卡塔尔半岛的西部。尽管当时卡塔尔处在合法的从属国地位,但由于沿东海岸多哈和沃克拉的渔村中,反对巴林人哈里发统治的呼声高涨,终于,在1867年,哈里发成功地将大量海军登陆沃克拉并取缔造反者。然而巴林人的进攻,违反了1820年签订的英巴条约,英国以保护国身份立即启动了外交回应,施加政治压力,责难巴林违反条约,英国由刘易斯·佩利上校代表与卡塔尔代表进行磋商,默许卡塔尔由从巴林独立出来。为了与刘易斯·佩利上校进行磋商,卡塔尔人选出了德高望重的多哈本土人士萨尼·本·穆罕默德。他的萨尼部落,曾经参与过一些波斯湾地区的相关政治活动,并拥有一定的政治声望。谈判的结果最终使卡塔尔获得了政治上的独立,但直到1916年,卡塔尔才得到正式的认可成为英国的被保护国。

    奥斯曼统治(1871年至1915年)

    在来自奥斯曼帝国总督的压力之下,统治卡塔尔的萨尼王室最终于1871年向奥斯曼帝国屈服。

    英国统治时期(1916年至1971年)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奥斯曼帝国在多个中东战役失败之后陷入混乱。卡塔尔加入了反对奥斯曼帝国的阿拉伯起义。起义的胜利导致奥斯曼帝国在地区的统治进一步衰弱。

    英国最初想占据卡塔尔和波斯湾,是企图把这里作为殖民印度的理想的中途落脚点。20世纪初期,石油和天然气的发现,便成为英国占领这里的又一个理由。在奥斯曼帝国分裂之后,卡塔尔于1916年11月3日成为英国保护国。英国与萨尼签订协议,将卡塔尔纳为其特鲁西尔国家的行政系统。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尤其是在1947年印度取得独立以后,英国对殖民地的控制权大大削弱。到了20世纪50年代,英国放弃波斯湾阿拉伯国家的呼声越来越高,最终,在1961年,英国接受了科威特的独立宣言。7年以后,英国官方宣布他们将在3年时间内放弃政治上对波斯湾的控制,随后卡塔尔加入了巴林和其他七个休战国家联盟。但卡塔尔内部的反对意见很大,很快迫使卡塔尔脱离这个最终发展为阿拉伯联合大公国的联盟。最终,1971年,卡塔尔举行开国典礼,正式成为主权独立的国家。

    独立后发展(1971至今)

    自从1995年,卡塔尔由埃米尔哈迈德·本·哈利法·阿勒萨尼统治,他是在他的父亲萨尼·哈里发·本·穆罕默德在瑞士休假期间通过不流血政变夺得的国家控制权。在他的统治下,卡塔尔的社会政治生活较之前自由,包括妇女解放、新宪法的建立以及备受争议的半岛电视台的开播。2001年,卡塔尔同时与巴林及沙特阿拉伯解决了长久以来的边界争议。于2003年,卡塔尔是伊拉克战争的主要导弹发射基地,哈迈德·本·哈利法·阿勒萨尼在位至2013年,6月25日哈迈德则在电视演讲中宣布退位,并且把王位与政治权力传给王储塔米姆·本·哈迈德·阿勒萨尼。

    2007年4月3日,卡塔尔埃米尔哈马德任命哈马德·本·贾西姆·本·贾比尔·阿勒萨尼为内阁首相。2017年6月,埃及、沙特阿拉伯、阿拉伯联合酋长国、巴林、也门、利比亚等国与卡塔尔断交,认为卡塔尔支持极端组织。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卡塔尔是亚洲西部的一个阿拉伯国家,位于波斯湾西南岸的卡塔尔半岛上,与阿联酋和沙特阿拉伯接壤。海岸线长550公里。

    地形

    卡塔尔地势平坦,大部分地区为覆盖沙土的荒漠,靠近西海岸地势略高,由兹克瑞特向南存在大范围裸露石灰岩,卡塔尔的陆上石油也主要储藏在这个区域。

    气候

    卡塔尔属热带沙漠气候,炎热干燥,沿岸潮湿。四季不很明显,4-10月为夏季,是一年中最长的季节。7-9月气温最高,可达45℃,冬季凉爽干燥,最低气温7℃。年平均降水量仅75.2毫米。

    时区

    卡塔尔在东三区(UTC+3),比格林尼治时间早3小时,比北京时间晚5小时。

    自然资源

    卡塔尔自然资源品种较为单一,以石油和天然气以及相关伴生资源为主。油气资源丰富,卡塔尔外交部网站数据显示,卡塔尔天然气储量全球第三位,仅次于俄罗斯和伊朗。主要集中在卡塔尔的北部气田,该气田是全球最大的单一气田,其面积相当于卡塔尔国土面积一半,已探明储量超过900万亿立方英尺(约25.49万亿立方米),约占全球份额20%。据“BP能源世界能源统计评论”数据显示,卡塔尔原油储量列全球第十四位,探明储量约252亿桶,约占全球份额1.5%。据美国地质勘探局数据显示,卡塔尔氦储量为101亿立方米,排全球第二,占全球储量的19.4%。

    同时,卡塔尔是世界上最大的氦出口国和第二大生产国。

    行政区划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