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3章 返京-《五代第一太祖爷》


    第(1/3)页

    第563章  返京

    滁州城头,赵匡胤、赵弘殷、赵普三人伫立在女墙后,俯瞰城下朱秀车队缓缓驶出滁州城。

    “楚州杀俘一事,换做旁人,早就落得个就地免职下场,也就是朱秀,圣心眷顾啊!”赵弘殷摇摇头。

    赵匡胤淡淡道:“陛下不会真的处罚他,勒令返京不过是做做样子,平息御史言官和南唐士人的愤怒。”

    赵普道:“纵使陛下乃铁血强悍之君,也知道统一河山靠的是威德并重,方能令天下人归心。

    我大周军队在淮南攻无不克,已令江南臣民深感畏惧。

    威够了,自然要在德上下功夫。

    朱郡公此时因私情而废公,擅杀楚州降卒,激起江南军民愤慨,属实不智!”

    赵匡胤双目微眯,沉声道:“也并非毫无裨益。最起码,此举为他在军中赢得极大人心,三军将士无不拍手称快!

    军中男儿,最重手足义气,讲求率性而为,朱秀杀俘斩十一将,既为自己树立威望,又严明号令,恩威并行,就算他走了,东线周军也会永远记得他!”

    赵弘殷捋捋白须,狐疑道:“听你这么一说,为父怎么觉得这一切都是朱秀提前设计好的?”

    赵匡胤苦笑道:“朱秀行事,向来难以捉摸,我也只能凭借对其了解揣测一番罢了。”

    赵匡胤心里失望又愤怒,为什么陛下还是不肯信任他?重用他?

    柴荣叹口气:“自从皇后病故,朕夜里再难入睡,时时惊醒,消瘦也是在所难免。”

    赵弘殷捋捋须,摇头感慨道:“老夫老了,将来是你们年轻人的天下,只是还得要告诫你们一句,陛下乃圣明天子,切忌不可闹得太过火,否则谁也讨不了好!”

    柴荣皱眉道:“不过淮南一战,也让朕知道,南唐虽弱,也绝非轻易可取之。

    “说得好!说得好!则平兄一语道破天机!我辈志气之士,若不甘一辈子庸庸碌碌,就应当搏命、斗争!不管那日月有多辉煌刺眼,也难以熄灭我等萤烛之光!”

    周宪诞下次子朱元战后,留在宿州养身子,朱秀返程途径宿州时,留下来陪母子二人数日。

    一进开封城,朱秀就被等候许久的宦官叫进宫,符金环带领家眷先行回府。

    江南国主?哈哈~你小子嘴可真够损的,李璟两次求和,第一次妄称大唐皇帝,第二次降为南唐国主,人家可还没承认自己是江南国主,你就提前把名号都起好了?”

    连带着把李璟的软弱也看得透彻。

    涡口一战、六合一战,难道还不能显示他的忠诚和军事才能?

    特别是史灵雁,此番回来,朱秀觉得最对不起的人就是她。

    朱秀笑道:“臣敢和陛下打赌,李璟第三次求和,就会心甘情愿接受这江南国主的称号。”

    赵匡胤攥紧拳头,脸色有些铁青。

    赵匡胤环顾滁州城四面,顿时有种天地广阔,任他展翅翱翔的豪情感。

    赵匡胤站在城头平静地望着,目瞳深处闪烁异芒。

    刘仁瞻并非个例,江南割据已历四十余年,要想让江南百姓认可中原朝廷,还需恩威并重。

    史灵雁、符金环、冯青婵三女也随王溥一起前往嵩陵等候。

    柴荣端坐御位,笑道:“瘦了,看来你小子没少为淮南战事操心。”

    处理不好,引起地方动荡,唐军极有可能抓住时机反攻。

    只是,就病情本身来说,没有具体病症往往才是最可怕的。

    原本以为他走了,接掌东线周军的人会是自己。

    可总有那么一两个,不甘心只当光芒掩盖下的萤烛,也幻想有朝一日,自己能成为这世间最耀眼的光芒。

    赵普微微一笑,指着滁州南面,江宁方向道:“自当以立足淮南战局为首要关键,尽量赚取功劳,以作进身之资!”

    朱秀忧心忡忡地望着柴荣脸色,有些欲言又止。

    赵匡胤笑道:“朱秀走后,就该是我大展拳脚之机,则平兄觉得,该从哪里入手最好?”

    “臣这点小心思,果然还是瞒不过陛下!”朱秀嘿嘿一笑。

    柴荣沉吟片刻,朱秀说的不错,这项举措有利于巩固大周在淮南的统治,施恩于百姓,但势必会得罪一批乡绅地主。

    未免路途颠簸,等再过一月,周宪身子好些,朱秀就派马庆亲自赶到宿州接娘俩回开封。

    朱秀浑身一哆嗦,急忙苦着脸道:“臣万万没有这个意思,陛下可千万不要误会!臣宁愿陛下一切病痛都转移到臣身上,由臣代为受之!”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