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6章 再征淮南-《五代第一太祖爷》


    第(1/3)页

    第566章  再征淮南

    显德四年三月,柴荣抵达下蔡。

    在向训和曹翰的主导下,柴荣在寿春城下周军大营秘密接见刘仁瞻三子刘崇谏。

    十日后,寿春城开城投降。

    已是重病在身的刘仁瞻在周军入城之前自刎身亡,留下临终遗言,望周主善待寿州百姓。

    至此,被周军围困长达一年半之久的寿春孤城终于告破。

    柴荣入城后见到满城饿殍,但凡能吃的东西都被寿春军民翻遍。

    为了守城,城中房屋几乎拆除干净,偌大一座寿春,城里尽是残垣断壁,唯一完好的是四面城墙,在反复攻城与防守的拉扯战里损毁又抢修,来回反复。

    见到寿春城内惨烈情形,柴荣也不禁动容,盛赞寿春军民忠诚勇烈,从四方调集粮食赈济饥民。

    清淮军残部收编为忠正军,归属于李重进统辖,由刘崇谏担任指挥使。

    柴荣追赠刘仁瞻为中书令、彭城王,在寿春东南为他修建墓冢,令当地官员按时祭拜。

    正说着,随同柴荣返京的赵匡胤也入宫觐见。

    柴荣考虑了下,笑道:“之前在淮南,韩令坤也算你的部下,是不是因为这个缘故,你才会偏袒韩伦?”

    李璟暴怒,下旨严查。

    朱秀淡然道:“当然不是!卫王来找我,就是要让我帮忙说服陛下接纳符金菀。和赵家联姻,还是继续做国丈,换做元朗兄,又会如何选择?”

    以李景达为首的宗室党则是极力要求废黜李弘冀,连一向保持中立的老臣钟谟也倒向李景达一党。

    冯延巳、冯延鲁等人都遭受贬官处罚。

    赵匡胤不明所以,赶紧承认。

    流言里还说,李弘冀答应袁从范,等到他继位,就处死李景达替他报仇。

    谣言传得有鼻子有眼,很快就传到李璟耳朵里。

    他的死,如同一阵飓风,让江宁城彻底陷入混乱。

    可惜一切罪状指向他,李璟下令将其革职下狱,同时全力搜捕那名失踪的袁家仆从。

    十一月底,柴荣下诏再度征伐淮南。

    柴荣冷声道:“这韩伦胆大妄为,武德司密报,他在许州胡作非为,简直拿自己当土皇帝,不把朝廷法纪放在眼里,着实可恶!”

    从三月到五月,淮南西线战局一筹莫展。

    赵匡胤眯着眼:“符金菀本来要和我赵家结亲,你可知道?”

    周军在西线与唐军形成对峙、拉锯局面,在东线则虎视眈眈,大力操演水军,让江宁终日不得安宁。

    李璟磨刀霍霍准备一鼓作气在西线打出反击局面,却被突如其来的一件事彻底打乱局势。

    很快,揪出六军都押衙袁从范。

    七月底,柴荣结束第二次南征,回到开封。

    六月初,南唐晋王李景遂暴毙而亡。

    两场胜利却给江宁朝廷极大鼓舞,李璟赶紧给林仁肇和郭廷谓加官晋爵,向江南臣民大肆宣扬两场胜仗,同时加紧征调新兵送往江北战场。

    朱秀淡淡道:“元朗兄何意?”

    武德司察子齐出,在周军还没有抵达淮南之前,就把周军三征淮南的消息传到江南。

    消息传开,朝野哗然。

    朱秀笑道:“臣替韩令坤多谢陛下宽宏!”

    朱秀苦笑道:“臣觉得,韩伦罪状可以从重处罚,但处死确实过重了些。命他自掏腰包补偿受害乡民,再以刑徒模样亲自登门道歉,臣认为比直接处死更能彰显朝廷恩德。”

    韩令坤是朱秀要极力拉拢的对象,自然不能见死不救,当即入宫觐见柴荣。

    罢了,就依你之言,革除韩伦一切官职,流放沙门岛,非大赦不得还京!”

    柴荣考虑到西线战事进展不顺,东线周军渡江驻扎紫金山东侧,无法形成东西呼应的战略态势,未免唐军集中兵力击破赵匡胤部,柴荣下令东线周军全数退守江北,隔长江与江宁遥遥相对,设下水寨,每日以战船巡逻江面。

    李璟虽然没有明发诏令废黜李弘冀,但江宁朝野都知道,李弘冀这个太子地位不保。

    袁从范自然是极力辩驳,否认是自己毒害晋王。

    朱秀撇撇嘴:“卫王来找我时,的确说起过。”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