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百五十八章 权利中心-《满级考古大师》


    第(2/3)页

    答桉,其实就在良渚古国的近郊地区。

    也就是被第二道更外围的外郭城墙所覆盖在其中的外城百姓。

    在城外15平方公里的范围内,发现了遗址160多处。这些近郊可能就是农民生活的地方,勤恳种地,往城里供应粮食。

    或许,早在良渚时代,城市分区已经与如今的城市极为相似。农民们身处乡野,而古城内住的都是地位比较高的手艺人。

    依山傍水的良渚古城,城市规划有点像明清bj城,分为皇城、内城、外郭城。

    内城面积约三平方公里,有四个故宫那么大。

    中心的皇城宫殿区就是贵族居住的地方,外围是工匠居住。

    良渚古城水系发达,老百姓临水而居,木板制成的河岸考究漂亮,河岸两边分布着成排的房屋和临水码头。

    郭城之外,是一片片金灿灿的稻田,有无数农民在其中劳作、收获。

    良渚人会往河里倒垃圾,河道里发现了大量生活用品,比如陶器、骨器,加工残剩的玉料。

    良渚文明有巨大社会动员能力,古城外围巨大防洪堤坝只花了几年就建成!

    从挖出来人骨来看,当时良渚和现代人长像相同。

    老百姓一般穿麻布衣服,贵族穿丝绸(技术手段发现)!

    良渚人吃的食物品种很多,除了稻子,植物类的发现有菱角、薏米、野猕猴桃、野葡萄、甜瓜、橡子、野柿子、莲藕莲子等等。肉类有各种鱼(黑鱼鲫鱼为主)、鳖、猪、獐子等三四十种。

    当时中原还是落后地区。

    那个年代能拿的出手的,也只有良渚古国了!

    ......

    登高望远,站在山谷之上,俯瞰了一番良渚古城的构造之后,孔建文带领着陈翰等人,晃晃悠悠的终于是来到了良渚古城最核心的区域。

    莫角山台地。

    当人们安定的生活下来之后,社会阶级就会出现。

    这是事物发展的必然规律。

    而社会阶级出现之后,就会有统治者,也就是王出现。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