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百五十八章 权利中心-《满级考古大师》


    第(3/3)页

    王出现了,那良渚人就会开始规划,为自己的王,修建一座宫殿。

    放在现在看来,良渚古城宫殿区几乎完美契合之后人们对宫城的想象。

    这也是良渚古国是华夏文明的起源之一的重要证据!

    良渚古城拥有华夏最早的三重城市格局!

    在古城最外面是面积约800万平方米的外郭,向内是由城墙包围出的,近300万平方米的内城,再往中间才是约30万平方米的莫角山宫殿区。

    这种布局,几乎从五千年前的良渚古国时代,延续到了清朝!

    皇城、内城、外城这样的三重城市格局,也是华夏文明最夯实的城市规划结构!

    这彰显的是统治者被重重拱卫的地位!

    当然,除了要被重重拱卫,统治者还是高高在上的。

    就如同汉室的宫殿要处于整个长安地势最高的西南角龙首原上,这才能彰显皇帝的地位一般。

    宫殿区所在的莫角山,是一处由人工堆筑而起的高地。

    在一望无际的良渚平原上,这处人工堆筑起来的高地,已经是除了自然形成的山峰之外的最高地了。

    而在莫角山的顶部又堆筑起三个近“品”字形排列的台基。

    东侧的叫作“大莫角山”,西侧北部的叫作“小莫角山”,西侧南部的叫作“乌龟山”。

    堆筑高度由内而外逐次降低,显示出明显的等级差异。

    这三个台基上,都应分布有成排的房屋,除乌龟山台基表面因后期破坏严重而未有发现外,大、小莫角山上的房屋基址,均排列有序。

    而最大的宫殿,就位于大莫角山上。

    三个台基之间分布着近曲尺形的沙土广场,供皇家祭祀所用,占地面积达7万平方米,广场南部及东部也有排列有序的房屋基址。

    或许,这三个台基,分别就是王的住所,王夫人的住所,以及王储的住所!

    是整个良渚古国,权利的最中心!

      


    第(3/3)页